一双李宁球鞋48889元 炒鞋还是炒“邪”?
2021-04-08 09:57:33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万物皆可“炒”又找到了新的标的——国产球鞋。打着爱国的旗号,一双李宁球鞋,单价从1499元飙升至48889元,就在一夜之间。

  炒鞋热再次引爆舆论场,4月6日,作为平台方的得物App给出官方回应,称平台不参与鞋款定价,个别鞋款已做下架处理,并对3名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

  这一幕并不陌生。从国外蔓延过来的炒鞋热已成为年轻人心照不宣的乐趣,球鞋脱离了普通的商品价值,在品牌的饥饿营销、黄牛的推波助澜以及消费主义的裹挟下,被球鞋爱好者们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涵,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身份的象征,广受追捧。从明星联名到经典复刻,从Yeezy到Air Jorden,一双市价几千元的鞋被炒到上万元,一鞋难求。

  当新风口降临,便有投机者嗅到了韭菜的味道。排队抢鞋、加价卖出、赚取差价,这是普通黄牛的招数。雇人排队、垄断货品、肆意抬价,这是专职庄家的套路。如果说最初的抢鞋,是球鞋爱好者出于对限量款的追捧,是市场的供不应求;那么当炒鞋发展到极端时,便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

  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殷鉴不远。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导致了对风险的不屑一顾,短短一个月内,价格被抬高几十倍,堪比黄金,家产万贯不如郁金香一株。但从奇货可居到烫手的山芋也不过一个冬天,卖方抛售、买方出逃,暴富神话就此化为不可挽回的泡沫。

  时代千帆,我们有时候也会被浪潮裹挟。“70后”炒股,“80后”炒币,“90后”炒鞋、炒盲盒,变的是对象,不变的是一个“炒”字。“钩子一反,倾家荡产”“AJ带兜,全家喝粥”,行业黑话背后,二级市场炒卖严重,明码标价形同虚设,实际成交价动辄上万乃至十万、百万,部分稀缺款更是有市无价。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消费主义蔓延开来,年轻人基于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买单,风格迥异的“新新人类”有了自己的消费人格。这些消费人格向社会的广角渗透,继而是全年龄段被包裹进新兴的文化浪潮,仿佛打开流量闸门的万能钥匙。

  在这汹涌澎湃的新消费浪潮里,青年文化走向大众,渗透生活,又与商业结合,变成一种荒诞的“越炒越有理”的消费话语权。严重脱离成本轨道的球鞋和玩具受到热烈炒作,正是被施予了符号价值的魔法,它们只是消费社会规则下典型而极端的案例。

  价格被无止境地抬高,市场消费持续被严重扰乱,而当初对球鞋的热情也在逐渐被消耗。球鞋开始偏离了消费品的定价轨道,而是化身金钱与利益的载体,完全沦为炒作工具。以假乱真的赝品球鞋,趁虚而入的诈骗圈套,财富还是泡沫,开始变得模糊。这些被炒起来的天价球鞋一旦找不到“接盘侠”,就会面临价格崩盘、资金断裂甚至负债累累。

  有人说,我们终将老去,炒鞋的人依旧年轻。“我25岁,炒鞋月入百万”,不是一个杜撰式文学,就是一个等待愿者上钩的新圈套。


责任编辑:曹晖

李宁

球鞋

炒鞋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