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多年残酷的市场竞争后,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正在面临新一轮调整。
12月14日,雅培中国发布公告称将进行业务调整,将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仅保留跨境渠道。
此前,雅培一直是中国奶粉市场前十名的“常客”,为何把奶粉业务撤出中国?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2月14日,雅培中国发布公告称将进行业务调整,重点发展医学营养品业务,并将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仅保留跨境渠道。据了解,所涉及的旗下品牌包括菁挚、恩美力、亲护、喜康宝和小安素等。
这意味着,这个曾经排在中国市场前十名的“常客”,在中国市场已经风光不再了,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已然进入新的阶段。
公告消费者需求正发生变化
“过去数年,我们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决定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并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产品的运营及销售。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成人的科学营养补充意识日益增强,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供创新的医学营养品,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美好。”雅培在公告中表示。
雅培称,未来一年内,将与各相关方合作,逐步停止在中国大陆市场上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业务,目前,消费者仍然可以在线上线下各渠道购买和放心使用相关产品,并获得相应客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雅培的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不受影响,将继续运营,从全球市场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等。此外,雅培在中国大陆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均不受影响。“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没有改变。”雅培表示。
14日,记者从雅培官方旗舰店看到,雅培铂优恩美力、菁挚有机、菁挚纯净、亲护、小安素等系列产品仍正常在售。店铺公告显示,雅培天猫旗舰店正常运营,可以选购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
现状
市场份额逐渐变少
在雅培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下面,有网友喊话贝因美(5.340,0.00,0.00%)、飞鹤、伊利等国产品牌“快抢客户”。在资本市场,受此消息影响,14日,中国飞鹤、贝因美股价有所上涨。截至当天收盘,中国飞鹤股价上涨2.39%,报7.27港元/股;贝因美股价上涨3.97%,报5.5元/股。
此前,雅培在中国奶粉市场的市占率常年排名前十,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雅培奶粉在中国市场份额约为6.2%,大约在50亿元。但随着国产奶粉品牌的崛起,雅培不断受到挑战。记者注意到,在截至2022年9月的尼尔森数据中,奶粉市占率前十名中已经没有雅培的身影。数据显示,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已超60%,此前,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最低时仅30%左右。“洋奶粉”褪去光环,国产奶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去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等在内的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4项修改单,被称为史上最严婴配奶粉国标,引发行业关注。新国标带来了“新标准”,2021年下半年至今,多家奶粉品牌在“扎堆”调整配方,品牌们打响配方战。
据欧睿数据,近几年本土奶粉产业加速发展,国产品牌抓住了政策红利及渠道变迁带来的机会,2020年CR10中国产品牌的占比上升至38%,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海外奶粉品牌市场。2022年,国内奶粉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飞鹤(20.4%)、伊利(14.4%含澳优)、达能(12%)、雀巢(10%)、君乐宝(7.5%)。
雅培2022年三季报显示,单季雅培儿科营养品业务实现收入8.3亿美元,其中中国所在的国际市场收入约为4.7亿美元,同比下降2.6%;2021年四季度,雅培国际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下降了3.2%,并在财报中指出,“这是因为中国、中东和东南亚各国销售额的下降”;2020年,雅培国际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下降4.1%,雅培方面也表示,“大中华区婴儿类别的市场动态充满挑战,抵消了在东南亚各国的增长”。
回顾
入华多年频接罚单
雅培在市场竞争中占下风不只因同类品牌的崛起,还因近年来雅培多次被罚,影响消费者信心。
由于近几年违规营销、食品安全等事件,雅培在中国陆续领罚单、召回产品,在消费群体中的产品口碑也受到一定影响。
今年8月,雅培因在直播时宣称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激发身高潜能”“减少便秘”,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相关规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0万元。
今年2月,因涉及美国4名婴儿感染克罗诺杆菌和沙门氏菌事件,海关总署发布《雅培中国召回其销售的一款特医产品》公告,提醒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立即暂停食用”美国雅培公司旗下相关婴幼儿产品。
2021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显示,雅培铂优恩美力婴儿配方奶粉0-6月龄1段检出微量香兰素,被予以没收违法所得343.74万元,罚款909.31万元,雅培方面在当时对产品进行了召回。
申潇轶
雅培
奶粉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