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前,因为看过一份网络热传的“‘阳康’后家庭消毒攻略”,李女士决定给家里来一次大消杀。传统的消毒水之外,李女士还看中了一套售价299元的消毒刀架,在她看来,餐具可能是病毒残留的重点区位,这种小家电又比传统的消毒柜更经济实惠。
连日来,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包括酒精、次氯酸等在内的传统消毒液畅销的同时,以消毒灯、消毒棒为代表的“科技型”产品也开始走红。产业链上,加大产能、跨界生产的故事也在不断复刻,消杀市场似乎于“混战”中走入了爆发的前奏。
买不到的消毒液
今年“双12”,不幸中招新冠病毒的王女士便已预料到了消毒产品的紧俏,线下药店购买无果后,当即在电商平台下单了两瓶2.5L的酒精消毒液。然而直到康复,王女士也没收到货。
期间,客服曾以“仓库压力大”作为延迟发货的回应。近日,王女士再次准备催发货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下单的店铺链接已经失踪,空白的页面显示“获取店铺失败”。
慌了神的王女士开始寻找其他的替代产品,却意外地发现了新大陆(13.040,0.05,0.38%):次氯酸消毒液的风头已经盖过了酒精,各种消毒棒、杀菌卡也让人眼花缭乱,“杀菌率高达99%”的介绍让人忍不住下单的冲动。
三天前王女士换了其他店铺拍了同样的酒精产品,目前仍旧没有发货。为了保险起见,12月26日,王女士又下单了一瓶2L的次氯酸消毒液,是否能够顺利拿到仍是一个未知数。
“缺口”已经顺着产业链逐渐向上游蔓延。一家销售次氯酸消毒液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段时间线下次氯酸的需求量一直都在上涨,线上的变化也比较明显,之前一天只接几个咨询的电话,但现在一天要接几十个。
山东一家次氯酸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员也对北京商报记者提到,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产不出来,前几天需求量太大了,全国各地都需要次氯酸,这几天的产能相对好一些,慢慢开始上涨。据介绍,他所在的公司次氯酸一天的产能已经提高到了40吨。
陈女士也在做次氯酸的销售生意。12月18日,她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的视频,视频提到,特殊时期为保证客户需求,工厂将保证24小时不停机。搭配的文案显示,订单已经排到下周三,并提示有需要的客户早点下单。
国信证券的研报显示,当前市场消毒液原材料产能充足,导致市面上消毒液“一瓶难求”的原因除了疫情影响的复工不及时、,开工率低、,配套瓶灌生产灌装不及时外,另一大重要瓶颈就是消毒液的运输。
谁有真功夫
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消毒产品,主要有酒精、次氯酸、消毒柜、消毒灯等。提及酒精消毒和次氯酸消毒的区别,上述次氯酸生产企业相关人员解释称:“次氯酸的消毒能力‘秒杀’酒精,是酒精杀菌效果的8-120倍,在时间方面,次氯酸完成消毒只需30秒,而酒精需要几分钟。”
消毒柜通常采用高温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方式,消毒灯的作用原理大多也是紫外线消毒。对于李女士提到的消毒刀架,其店铺客服表示,采用的是紫外线杀菌技术,新冠病毒也在杀菌范围。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刘鹏称,家庭类消杀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75%的酒精、次氯酸以及双氧水等在内的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学试剂,另一类则是包括紫外线杀菌、等离子体杀菌以及过滤等技术在内的物理方式。
在化学试剂方面,比起酒精,次氯酸的刺激性相对更强,容易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影响,通常不建议在家庭场景长时间、大规模地使用。一般次氯酸消杀之后,需要将房屋门窗关紧,消杀完成后通风散味,化学试剂完全散发之后人才可以进入。正常情况下,化学试剂的消杀更多出现在医院或者通风情况良好的公共场合。
而物理方式的消杀,如紫外线照射,长期使用对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伤害眼睛、皮肤引起灼伤甚至病变等都有可能,因此紫外线消杀一般也出现在医院或者专业的实验室,家庭使用最好还是嵌入到相应的机器中,而不建议装一个紫外线灯进行照射。
对于目前市面上热销的消毒棒等产品,刘鹏表示虽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原理,但“个人认为随身携带一个消毒棒就能杀菌是不现实的。”。
在他看来,病毒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即使佩戴了消毒棒,也不能立刻制造一个屏障,将身边的病毒迅速杀死。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非常高的浓度,但反过来也可能对人体造成相应的影响。“对个人防护来说,最好的防护方式仍是佩戴口罩”。
增销、增产与跨界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又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在家庭消毒方面,明确提及餐具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等具体方式。
面对市场需求的火爆,不少企业作出回应。近日,广州浪奇表示,公司生产的84消毒液对细菌灭杀率以及对病毒的灭活率高达99.99%,适用于公共场所、家居、衣物多用途消毒。
面对投资者提问,一天之后,广州浪奇再次回应,公司84消毒液销量同比有一定增长,但该类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低。目前,公司正全力满足相关产品的订单需求。12月26日,广州浪奇涨停,报4.27元,总市值69亿元。
除广州浪奇外,12月以来,包括长虹美菱、西陇科学、可孚医疗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在互动平台上披露了消毒柜、消毒灯,以及消毒剂相关生产经营情况。
跨界也成了不少企业的选择。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紫鑫药业、盘龙药业、比亚迪、红太阳、仁瑞生物科技、东北制药、泰和科技、美联新材等公司此前已公告将生产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产品。
是昙花一现的风口,还是长远来看的蓝海,消杀市场的发展值得一探。国信证券的研报显示,消毒液产业链简单,生产门槛不高,企业产能十分分散,国内低端消毒液产能过剩,高端消毒液依赖进口供不应求。非典之后国内消毒液经历黄金发展十年,消毒液行业起步并迅速扩张。
中研普华研究院也提到,国内消毒液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每年有几千亿元的消毒抗菌产品的潜在需求,医用消毒液为主要市场需求,而随疫情防控各地逐渐放开,家庭消毒需求攀升,将对消毒液行业的零售端需求放量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预测2026年我国消毒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5亿元。
刘鹏认为,消杀设备本身是被需要的。虽然防疫政策调整了,但还有大量的高危人群需要重点保护,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消杀防护仍旧是必要的。而且病毒又是不断变异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对病毒视若无物,还是要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最理想的状态仍旧是不要感染。
“消杀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如何在保证被保护人的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及时有效的消杀,可能也会成为未来重点研究或者说攻克的重点所在”。刘鹏总结称。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杨月涵
消杀
市场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