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不能只“向钱看”
2023-08-17 09:33:28
文章来源
中工网

  近日,一位星空摄影师发文表示,自己拍摄的百余张图片竟被视觉中国定为“侵权”,反被索赔8万余元。这场版权领域的“大水冲了龙王庙”随即引发网络热议。


  矛盾的焦点在于版权多次转让是否合法。根据视觉中国的回应,涉事图片系该摄影师授权国外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 Images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 Ima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的销售权利。这一回应的后半段有据可查,视觉中国也曾公开声明持股Getty Images。而摄影师的最新回应中,并未否定自己对Stocktrek Images的授权,但表示已与该公司核实,视觉中国无权销售他的作品。由于这一纠纷涉及两家国外公司和跨国业务合作,仍需进一步确认平台间的授权约束范围和授权链条完整性。


  尽管双方各执一词,但在社交媒体上,对视觉中国的批评几乎是一边倒的,原因就在于这家公司在过度维权上的累累“前科”。2019年,视觉中国将多家天文台无偿公布的、人类首张黑洞图片纳入自家图库,就曾遭到一众爱好者抵制。该公司也曾“踩线”,将国旗、国徽的图片打上版权标志,被天津市委网信办处罚整改。


  单凭过往的“黑历史”就断定错在视觉中国,显然不合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但若程序正当且签署合同,在约定期间内原版权所有者不再享有被转让的权利,受让人成为新的版权所有者,“作者付费”并非全无依据。


  但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网络上对摄影师的声援和对视觉中国的大规模批评,更多是出于一种朴素的同情和正义感,面对“是张图片就可能侵权”的窘境,担忧心理占了上风。网友的情绪也折射出我国完善版权保护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摄影师自家作品尚难自辩,普通人使用图片“被维权”又该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依靠信息差牟利,以至于闹得人心惶惶,或许就脱离了版权保护的初衷。平台维权忙,作者在何方?把法务做成生意,原创反而受伤,如此“大平台”仍须持续监督。


  事实上,“作者维权”的先例并不鲜见。2021年底,中南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就曾起诉中国知网擅自收录其论文,自己下载也要付费,其维权主张得到法院支持,中国知网也在社会监督下进行整改。对比来看,这两起涉知识产权的争端极为相似。无论是被批量录入的学术论文,还是被反复转手的摄影作品,都反映出个体创作者在版权平台面前较为弱势,难以跟进了解版权使用状况。


  夜空因繁星而美丽深邃,也因未知而让人却步。版权保护也是一样,切莫黯淡了创意的星火。向前看而非“向钱看”,推动版权保护更加公开透明,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版权平台理应承担更多责任。(默达)


责任编辑:刘利香

版权保护

视觉中国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