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经营资质、产品质量、违规避责、涉嫌传销问题等成为直销维权关键词,隆力奇、无限极、九极、安利等直销企业消费维权舆情占比较高,涉及保健品的企业数量较多。
隆力奇、无限极等被点名
什么是直销?国务院《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经营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如何区别直销与传销?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二者区别的根本在于是否存在真实的产品交易,销售过程中是否以产品为幌子实则集资,以及返利额度大小等。
我国直销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直销行业注册企业共有88家,主要涵盖保健品、化妆品、家居用品、食品等多个领域。报告显示,2022年直销行业直接产值在1200亿元左右,互动关联产业形成间接产值在5000亿元左右。另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至2020年,我国直销企业的销售总额约4223.5亿元。
但随着直销行业的迅猛发展,有关消费维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实际消费过程中,由于部分直销企业存在经营资质不全、虚假夸大宣传、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畅,以及涉嫌违法传销等问题,导致相关消费纠纷时有发生。
2023年直销行业消费维权问题类型比例。数据来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
2023年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反映的问题比例。数据来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
报告显示,在88家企业中,隆力奇、无限极、九极、安利等企业的相关消费维权舆情比例较高。
2023年有关直销品牌消费维权舆情数据比例。数据来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
2023年直销企业分类维权舆情总体概况。数据来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
关于企业涉及产品类型方面,涉及保健品的企业数量较多,同时涉及保健品的企业舆情均值低于涉及日用品的企业舆情均值。
“直销消费维权问题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直接关系直销行业的信誉和发展。”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总监陈旭辉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关键词以“高仿”“质量问题”“杂乱”“传销”等为中心,这也能反映出直销的主要问题所在。
“具体企业涉及的突出问题主要在违规避责问题、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这三方面,细看具体企业,部分企业涉嫌传销问题更突出,部分企业违规避责问题更突出,也说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差异。”陈旭辉说。
全链条协同规范发展
近期,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直销管理条例》的修订,规范与发展并重。上海、广东等地也相继推出规范直销举措,净化市场环境。
比如,上海印发的《2024年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规范直销打击传销)工作要点》提出,规范直销企业健康发展。开展直销行业挂靠行为排查整治,继续落实直销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积极查处行业内的严重违法行为。
广东省服务直销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则透露,下一步将加强数字化监管,注重从直销产品质量、经营及宣传模式、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全链条继续做好直销监管工作。
今年3月1日,在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3·15圆桌座谈会上,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直销企业首要的主体责任。
直销企业也一致表示,坚决杜绝和抵制传销、挂靠等违法行为,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妥善处理消费纠纷,在实现自身规范有序发展的同时,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在就业创业、促进消费、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鼓励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直销行业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和谴责,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氛围。”陈旭辉建议从三方面着手协同规范发展。
一是对于主管部门而言,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核机制,包括企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行直销、企业直销区域的审核以及企业直销产品的审核。及时公布直销行业的相关情况以及直销企业相关情况,包括其可销售区域、可销售产品等。
二是对于直销企业而言,应该及时公开相关直销区域和产品以及直销人员,以便让消费者了解企业结构。应该按照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组织架构,特别注意涉及传销的相关问题,明确直销与传销的界限。
三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进行购买相关产品前,应先了解行业的相关规定,如《直销管理条例》,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如果发现直销行业内存在违规行为,应积极进行举报,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直销市场
无极限
消费维权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