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料靠进口 “吃皇粮”的清溢光电登陆科创板
2019-11-07 11:50:00
文章来源
发现网

  10月31日,上交所发出公告称,深圳清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138.SH),以下简称“清溢光电”)已于10月11日经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拟发行股票数量为668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4%,并即将于11月11日网上申购。

  值得注意的是,清溢光电此前曾经申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但2017年4月17日上会时被否。此外,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来头不小,是前任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和他的妹妹唐英敏。

  清溢光电此次虽然已成功过会,但是记者发现,该公司仍存在着净利润靠“吃皇粮”,原材料主要靠进口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多种问题。

  净利润主要靠“吃皇粮”

  公开资料显示,清溢光电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掩膜版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掩膜版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芯片、触控、电路板等行业。

  据了解,根据知名机构IHS Markit 统计,2017 年全球平板显示掩膜版企业销售金额排名中,清溢光电排名第七,是唯一一家国内上榜企业,可见清溢光电在掩膜版上的地位。

  2016年-2019年6月,清溢光电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5亿元、3.19亿元、4.07亿元以及2.1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73.60万元、3865.80万元、6265.48万元以及3609.34万元。

  

  营业收入走势(来源:wind)

  

  归母净利润走势(来源:wind)

  然而,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年上涨的背后,却是清溢光电连年“吃皇粮”吃出来的结果。

  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清溢光电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109.09万元、935.86万元、805.28万元和471.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63%、21.68%、11.25%和11.34%。

  

  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来源:招股书)

  有专业人士称,虽然清溢光电所收到的政府补助逐渐减少,但对利润的占比仍然较大,一旦政府的补贴政策发生改变,必定会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清溢光电的盈利能力仍旧让人存疑。

  对此,清溢光电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政府补助对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有限且呈下降趋势。未来公司仍将把握国内掩膜版行业的发展机遇,发挥公司的技术积累优势,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和政府补助,加大在高精度掩膜版产品、生产配套设备开发、先进生产工艺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

  然而,在掩膜版方面,清溢光电的“皇粮”还能吃多久?发现网就此事向其发送了采访函,但至截稿前,清溢光电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主要材料靠进口,供应商集中

  在“吃皇粮”的同时,清溢光电还存在着原材料供应商集中,且主要靠进口等问题。

  清溢光电的主要原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供应商较少,也就导致了供应商较为集中的情况。

  2016年-2019年上半年,清溢光电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的金额分别为1.20亿元、1.22亿元、1.64亿元和9313.45万元,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82.98%、81.60%、84.02%和85.06%。未来如果公司主要供应商的经营情况、业务模式、交付能力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短期内将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供应商集中,且主要均为境外供应商,也就意味着清溢光电的材料大部分均需要进口。

  

  

  清溢光电前五大供应商(来源:招股书)

  由上图可见,清溢光电近年来的前五大供应商主要来源于境外,且基本上没有变化。

  据招股书显示,清溢光电的主要原材料为掩膜版基板,且主要由境外供应商提供。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光刻机均向境外供应商采购,且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主要为瑞典Mycronic、德国海德堡仪器两家公司,其中最高端的平板显示用光刻机由瑞典Mycronic生产,全球主要平板显示用掩膜版制造商对其生产的设备都存在较高程度依赖。

  对此,清溢光电在招股书中也承认,公司存在主要设备和原材料均依赖进口的风险,若未来公司不能够采购到国外的掩膜版核心生产设备及掩膜版基板,则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有专业人士表示,清溢光电主要原料依靠进口的情况表明,随着政策和形势的变化,公司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难以进口到国外原材料的风险,在国内掩膜版原材料技术上的不成熟的情况下,无疑加重了清溢光电的风险。如果今后一直依赖原材料的进口,在科创板上市后的清溢光电的生产经营仍旧不安全。(发现网记者 罗雪峰 左星月)


责任编辑:左星月

IPO

清溢光电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