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曾因创造了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而倍受关注的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灿星文化”),于2020年5月8日向证监会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准备向深交所创业板发起冲刺,目前仍处在未上会状态。
据悉,灿星文化此次拟发行数量不超过426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0%,共募集资金15亿元,均用于补充综艺节目制作营运资金项目。
然而,灿星文化业绩表现面临瓶颈、单一节目营收占比较高以及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持续攀升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针对上述问题,发现网已向灿星文化发送采访函请求释疑,但截至发稿,公司方面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对单一节目较为依赖
招股书数据显示,灿星文化是一家专注于综艺内容制作和产业链开发运营,坚持“灿星创造”的战略,重视内容原创,是国内少数具备运作特大型综艺节目,并持续推出优秀节目的专业制作公司之一。
昔日,由灿星文化制作的《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播出,高品质的优质内容深受观众喜爱,曾因城市网收视率高达6.8%,创下历史之最。
但在节目收视达到高峰时期,灿星文化与该节目版权方荷兰Talpa公司谈崩,使得公司不得不改名为《中国新歌声》。然而,换汤不换药的原有节目模式使得观众的审美疲劳日益凸显。
虽然《中国新歌声》在2018年再次改回《中国好声音》,但风光却不再依旧,灿星文化业绩表现也倍受影响,离自己的高光时刻越来越远。
2016-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06亿元、20.58亿元、16.53亿元以及17.3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22%、-23.93%、-19.71%以及4.87%,正向增长幅度远低于负增长幅;同期,扣费净利润分别为6.63亿元、3.90亿元、4.10亿元以及3.0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94%、-41.14%、5.18%以及-26.84%,扣非净利润除2018年微微有所增长以外,均出现负增长。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公司的营收以及扣非净利润均面临瓶颈期。
发现网发现,灿星文化业绩陷入瓶颈期的主要原因是对单一爆款节目的较为依赖,而该节目的营收正呈下滑状态。
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新歌声》、《中国好声音》节目收入分别为6.65亿元、5.45亿元以及4.62亿元,占比分别为32.23%、32.96%以及26.67%;为灿星文化带来的毛利分别为2.20亿元、2.64亿元以及1.72亿元,占比分别为28.99%、35.27%以及26.99%。不难看出,该节目的营业收入占比虽然处在较高水平但持续呈下滑趋势。
《中国新歌声》、《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属实较大,因此,其营收表现无疑对灿星文化的营收起着决定性作用。
虽然公司还有《中国达人秀》、《这!就是街舞》、《这!就是原创》以及《蒙面唱将猜猜猜》等新的大体量综艺,但均不能打造出像《中国好声音》一样的爆款节目。
报告期内,除《中国好声音》外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85亿元、1.84亿元、1.66亿元以及1.33亿元,占比也仅为14.18%、14.14%、12.75%以及10.21%。
对此,灿星文化在招股书中坦言道,《中国新歌声》、《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在目前公司收入中的占比属实较高,如果未来监管政策、市场环境等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导致该系列节目无法正常制作和播出,而公司又没有制作出可以替代其收入水平的新节目,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主流视频网站为摆脱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对节目热度的追求非常高,若打造不出爆款吸睛的节目效果,将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收视率也很难提升。然而目前灿星文化唯一的爆款节目光环也在渐渐褪去,未来可持续盈利能力不禁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应收账款占比持续攀升
在灿星文化业绩面临瓶颈期的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在急剧增长。
报告期内,灿星文化应收账款主要为电视台的节目分成款及视频网站的节目授权费以及节目款。数据显示,截至各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7.07亿元、8.81亿元及10.36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3.28%、67.18%及58.12%;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33%、59.98%及69.18%,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持续增长,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也逐年攀升。
对此,灿星文化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18年末应收账款主要是浙江卫视《2018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新舞林大会》及江苏卫视《蒙面唱将猜猜猜》第三季节目分成款,以及优酷《新舞林大会》、《蒙面唱将猜猜猜》第三季及爱奇艺《2018中国好声音》授权费。
而2019年末应收账余额的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系2019年公司与互联网客户新增合作分成的模式,结算方式与以前年度有一定差异,导致应收账款回款慢;其次是2019年度《中国达人秀》第六季及《2019蒙面唱将猜猜猜》档期较晚,因此回款较上年略有滞后。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2-3年以及3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金额达8891.63万元,占比为8.10%,计提坏账准备金额4950.74万元。然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坏账损失金额已达5657.32万元,远超计提坏账准备金额近千万元。
知情人士分析表明,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不仅会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若不能及时催收,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坏账风险,对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发现网记者 罗雪峰 实习记者 刘蓓
灿星文化
坏账
业绩陷瓶颈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