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王生物发布的2020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66亿元,同比下降14.32%;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降37.12%。在半年报中,海王生物将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受疫情冲击、全国医药制造业因开工不足、原料短缺与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
8月7日,老牌医药上市企业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000078.SZ,下称“海王生物”)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2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而在不久前的8月3日,海王生物发布的2020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66亿元,同比下降14.32%;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降37.12%。在半年报中,海王生物将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受疫情冲击、全国医药制造业因开工不足、原料短缺与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
“受‘两票制’政策影响,医药流通行业格局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影响有限,但对于全国性的龙头和区域性龙头企业而言,则是新机遇。”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在此前,海洋生物的业绩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营收增速连续三年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海王生物创立于1989年,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业务覆盖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医药物流、连锁药店、互联网、大健康等全产业链。截至2020年6月底,海王生物已建立了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庞大医药商业业务网络体系。
然而,上市后的海王生物发展并不平顺,《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海王生物的业绩下滑趋势早已有之。
相关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海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9.40亿元、383.81亿元、414.93亿元,从增长趋势来看,营收同比变动83.30%、53.90%、8.11%,连续三年回落。
同期,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是逐年下滑,分别是6.36亿元、4.14亿元、2.4亿元,缩水近4亿元。
“疫情的发生,人们对口罩等防护和消毒用品增加,再加上部分患者不方便去医院,使得药店的客流量增加,因此流通企业配送向零售药店的业务可能有所增长。”西南医药首席分析师杜向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盈利能力堪忧
从业务上看,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有74.19%的收入的来自医药流通领域,23.69%的收入来自医疗器械,1.23%的收入来自医药制造。在2016-2019年,海王生物医药商业流通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高达84.07%、78.36%、78.79%和75.82%,但毛利率却一直不足13%。
为了改善主营业务的短板,海王生物开始频繁收购谋求发展,2016年至2018年,三年时间里该公司耗资60.49亿元收购兼并了70多家公司。
快速扩大规模导致高负债成为海王生物的一大隐忧,从2017年底开始,公司有息负债规模持续增加,且以短期借款为主。从2020年半年报来看,短期借款高达100.2亿元,债务负担不容乐观。
近三年来,海王生物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了79.05%、82.69%、80.93%,截止今年6月底,达到了84%,而同类型医药企业九州通、瑞康医药等资产负债率则普遍低于70%。
一边是业绩不断下滑,一边是负债持续攀升,海王生物不得不频频发债“补血”,继今年2月海王生物抛出的两大发债计划后,8月7日晚间,海王生物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的公告。公告显示,海王生物本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51041666.00 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宋清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对于海王生物这样的企业,应持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针对性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海王生物
营收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