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蔚来劫后重生的一年。”近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
从“最惨的人”到备受追捧,李斌仅用了一年时间。2020年,蔚来汽车股价上涨超11倍,不仅实现毛利率转正,交付量还高达4.37万辆,同比增长112.6%。2021年伊始,市值更是一度突破千亿美元。
不过,对于蔚来汽车蒸蒸日上的现状,李斌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已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的确如此,一方面,特斯拉Model Y国产化价格“大跳水”后,与同为SUV的蔚来ES6、EC6将在30万~40万元的价格区间进行厮杀;另一方面,蔚来最新发布的首款轿车ET7,以及固态电池、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新车和固态电池都将在2022年才能交付,这样的“空头支票”也让蔚来还需等待时间的检验。
蔚来汽车方面在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回函中表示,“蔚来要把固态电池技术加快量产,从技术的验证、小规模量产已经都有了,但像车用这样大规模的量产是需要启动的。其实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全面评估后认为满足我们性能要求的360Wh/kg的固态电池肯定能量产出来,目前这些样品都是达到了要求的,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们会公布相应信息。”
对标BBA而非特斯拉
1月14日下午5时,特斯拉上海南京西路太古汇体验店被一波又一波的客户塞得满满的,人们的焦点无疑是那辆国产Model Y。
“现在国产Model Y的订单已经排到4月底、5月初,现在订车最少也要等三个月,在全上海任意一家门店都一样。”这是特斯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扔下的又一颗“炸弹”。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共推出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两款车型。其中,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较此前预售价48.8万元下调了14.81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较此前预售价53.5万元下调了16.51万元。
而在4公里外上海中心大厦的一家蔚来中心,偌大的店面仅停着蔚来EC6、ES6、ES8这三款车型,在记者体验的1小时内未看到其他消费者。
这似乎印证了业内的普遍担忧:起售价34万元左右的国产Model Y,最直接冲击的便是同为SUV的蔚来ES6、EC6。蔚来出现大量退单的消息,也在网络上不胫而走。
“工作日的顾客确实少一些,我们门店每周也有100多个订单,上海最火的万象城门店大概有两三百个,现在预订也要等待6~8周。”一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确实有前来试驾蔚来的顾客因Model Y降价而选择特斯拉,但所谓“因此出现大量退单”则是无稽之谈,目前的订单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蔚来汽车方面向记者表示:“退订消息不实,更多是水军行为。举个例子,某论坛上退订帖集中在EC6板块,ES6板块则没有,这是不合理的。”
蔚来总裁秦力洪也公开指出,Model Y降价消息发布后,蔚来“躺枪很严重”,“我们的订单在增加,很稳定。”
面对特斯拉的降价“杀招”,蔚来除了“动口”还选择“动手”。在1月9日举办的NIO Day上,蔚来ET7正式亮相,新车是蔚来旗下首款量产轿车,售价44.8万元起,继续走高端化道路,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开启交付。
在李斌看来,Model Y和蔚来的产品之间没有直接竞争。蔚来聚焦的是宝马、奔驰、奥迪等用户所在的高端市场,“特斯拉那条路也挺好,我们的路也挺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电动车市场占有率不足50%之前,我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仍是汽油车。”
“蔚来始终坚持走双电机、智能化的高端路线,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智能电动汽车,并且让支持我们的人认可我们的产品力和价格。”蔚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蔚来的短期竞争对手是BBA,目标是把同样价格区间的油车用户转变为蔚来的用户,同时也要向他们学习。而苹果可能是更长期的一个竞争对手。
黑科技“空头支票”?
除了新车蔚来ET7,蔚来汽车也在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换电站等技术领域进行布局。
在蔚来汽车方面看来,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一直使用最新技术,因此这就可以反映出蔚来的体系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供应商对蔚来的看重和信任,以及整个行业对其创新体系能力的认可。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蔚来最新自动驾驶技术NAD,包括11个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1个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同时,搭载了四颗英伟达NVIDIADRIVEOrin芯片,算力高达1016TOPS,7倍于特斯拉FSD,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量产移动计算平台。
这样的布局早有预兆。2020年12月14日,蔚来汽车宣布增发6800万股ADS的定价为每ADS39美元,预计融资26.5亿美元,主要用于新产品和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扩展销售和服务网络和提高市场渗透率。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发布第二代换电站,并计划2021年底全国换电站总数达500座。但截至1月8日,蔚来换电站数量仅有近200座。这与三年前,李斌提出的1000座换电站目标相差甚远。
“对于蔚来今天的规模和整个公司的状况来说,财务上并不是主要的压力。”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真正的挑战在于换电站的运营效率和服务的标准,2019年新增的换电站几乎处于暂停状态。
“所以蔚来在2020年疫情前就开始准备了,疫情后就积极地恢复换电站的投入,第一个站是4月中下旬投入运营,从4月中下旬到年底蔚来投了70多个站,差不多在30多周的时间里面,平均1周两个站。”上述负责人坦言道。
而最受业内关注的则是150kWh全新电池包。据悉,该电池包采用先进的量产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高达360Wh/kg,并且所有蔚来车型均可升级。搭载150kWh电池包,蔚来全系车型获得超长NEDC续航,其中ET7将超1000km。
“续航超1000km”的消息一出,NIO Day现场立刻掌声四起;当宣布为2022年四季度投放交付时,全场又渐渐安静下来。
据李斌介绍,这款固态电池采用原位固化固液电解质、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及纳米级的超高镍正极,在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提升的同时保证寿命。
李斌强调,目前采用的并非全固态,还是带有液体。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还是很远的事情,原因是市场需求很低,如果为了续航能力而牺牲成本,用户与车企都不会买单。
尽管固态电池优势明显,由于技术难点尚未突破且成本较高,业内普遍预计距离规模化量产还需要5~10年。2022年四季度距今已不足两年,蔚来开出的“空头支票”最终能兑现吗?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董事长熊柏青认为,固态电池不会这么快商用。“全固态电池现在距商业化还很远,现在甚至做个演示都还很困难。10年内完全攻克全固态难度挺大,反正至少这5年没戏了,我们也做这东西。”
工信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也表示,固态电池是蔚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它的第一款车也是搭载的传统三元锂电池,固态电池的技术节点何时能突破现在不确定,也不能判定是否在短期内可以量产。“现在频频发布新产品,其实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蔚来希望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知名度与销量。”
千亿市值虚火
很难想象,如今的资本“宠儿”——蔚来汽车股价曾跌破2美元濒临退市。彼时,车辆自燃、大规模裁员、股东减持、首席财务官出走、融资落空等一系列负面消息蜂拥而至。
面临“至暗时刻”,“钱紧”的蔚来汽车选择的打法是寻求政府投资与背书。
转机出现在2020年2月。在与北京亦庄和浙江湖州“牵手”失败后,蔚来汽车宣布与安徽省合肥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将电动轿跑SUV EC6的量产项目落户于此。4月底,蔚来汽车将其中国总部正式放在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市政府则携手国投招商等机构,向蔚来中国注入了70亿元的投资。
合肥的出手也让蔚来在融资方面松了口气。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蔚来进行了多达6轮募资,而在2019年仅有一轮。具体而言,二三月,蔚来累计进行4.35亿美元的债券融资。6月和8月,蔚来分别进行了两次增发,前后募资超过20亿美元。12月14日,蔚来宣布增发6800万股ADS的定价为每ADS 39美元,预计融资26.5亿美元。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政府的背书,给了市场以信心。蔚来汽车快速走出低谷,与合肥市政府出手投资有着密切联系。
“蔚来汽车的火爆起点是合肥政府兜底投资,可谓在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一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如是说道。
从“最惨的人”到备受追捧,李斌仅用了一年时间。2020年,蔚来汽车市值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相当于两个上汽。2021年伊始,其市值更是一度突破千亿美元。
即使股价成倍上涨,很多投行机构还是给蔚来股票买入评级。其中,高盛分析师将蔚来股票目标价设定为59美元/股,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则对其设定了50美元/股的目标价。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与传统汽车公司依靠汽车制造和销售赚钱的商业模式,以及常用的市盈率估值方法不同,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因参与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有机会在更多环节获得更多的价值量分配,以及更高估值。
支撑蔚来汽车高估值的还有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蔚来汽车交付量高达4.37万辆,同比增长112.6%。其中,ES8全年交付10861辆,ES6全年交付27945辆,EC612月交付2505辆,创上市以来新高。
蔚来方面表示,资本市场对蔚来的认可,一方面是对行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对创新能力的认可,更多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
张翔告诉记者,美国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的经济都不景气,资本没有地方去便选择新能源汽车板块来投资,把特斯拉的股价推高了,蔚来、小鹏等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股价也因此被拉高。
“现阶段,造车新势力普遍存在一定的泡沫。”盘和林认为,当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风口赛道,整个行业都在同步上涨且涨幅巨大。如果蔚来ET7长续航和智能化能够在明年按时交付,蔚来在股价方面还能有所表现。
“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股价确实存在虚高和溢价,什么时候美国疫情控制住了,经济逐渐恢复,蔚来的股价也就自然会下来的。”张翔说。
蔚来汽车
战事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