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特尔方面对“高通收购”说法不予置评过往的巨头间收购多难过反垄断审查关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文多
近日,有媒体援引知情者消息称,美国芯片巨头高通近日向竞争对手英特尔提出了收购意向。
9月21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联系高通和英特尔方面了解情况,截至发稿,高通并未回应,英特尔方面则表示,对于传言,不予置评。当地时间9月20日,英特尔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8%,最高价达到23.14美元/股,报收于21.84美元/股,日涨幅3.31%。
众所周知,高通是当前全球手机芯片霸主,其芯片广泛应用在苹果、OPPO、vivo及小米等手机中,而英特尔的芯片则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上随处可见,只是近年来风头已不如高通。截至目前,英特尔的市值超过933亿美元,高通则为1882亿美元。
“英特尔的晶圆厂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如果高通收购英特尔的话,可以很好地利用晶圆厂来给高通做手机、汽车的芯片,产能会更充足,现阶段高通还主要是通过三星和台积电做芯片。同时,高通收购以后对他们进军PC领域也有好处。”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鉴于两家芯片厂商的规模巨大,双方如若交易,极可能引起严格的反垄断审查,这意味着达成交易的阻碍很大。
英特尔正面临40多年来的最大转型
今年8月初,英特尔公布了2024财年第二财季财报:营收为128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应占净亏损约为1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的应占净利润约为15亿美元,同比由盈转亏。此外,英特尔还宣布了一项裁员计划,以节约成本。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北京时间9月17日凌晨,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向员工发出内部信,信中宣布了英特尔后续的重要动作,其中包括:代工业务成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暂停德国和波兰新建工厂的建设,继续推进美国工厂的建设;最大化X86架构的价值等。
与此同时,他还宣布了将扩大与亚马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包括共同投资定制芯片设计。“英特尔代工将为亚马逊在英特尔18A上生产AI芯片,我们还将在我们现有的合作关系基础上,在英特尔3上生产定制的Xeon 6芯片,根据这一合作关系,英特尔为亚马逊生产Xeon可扩展处理器。更广泛地说,我们预计还将与亚马逊在包括英特尔18A、英特尔18AP和英特尔14A在内的额外设计上进行深入合作。”此外,帕特还透露,通过自愿提前退休和离职,英特尔已经完成年底裁员(15000人)目标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这是英特尔40多年来最重大的转型。自我们从内存向微处理器转型以来,我们还没有尝试过如此重要的事情。我们当时成功了——我们将迎接这一时刻,为未来几十年建立一个更强大的英特尔。”帕特说。
尽管英特尔进行了频繁的业务调整,但在上述券商分析师看来,这家传统芯片巨头目前仍面临很多难题。
当前,高通和英特尔在多个市场竞争,包括电脑芯片、汽车芯片等,但两者的模式不同,英特尔一直是IDM(集成设备制造商)模式,不仅自己设计芯片,还自己生产芯片,而高通是Fabless(无晶圆厂)企业,自己不生产芯片,依靠台积电、三星等进行生产。如果高通收购英特尔,高通将加大自身制造能力,从而影响代工市场的竞争格局。
不仅如此,在计算机硬件领域,目前两种主流的CPU架构分别是X86和ARM。X86架构,也称为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主要服务于PC和服务器行业;而ARM架构,代表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则在移动设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过去高通一直致力于基于ARM架构的芯片研发,而英特尔主要采用x86架构,在x86架构的数据中心市场里,英特尔市场曾一度占到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果高通收购了X86架构的相关业务,意味着公司将主导移动领域和PC领域。
巨头间的收购多面临反垄断审查难关
高通如果收购英特尔,无疑将加强美国芯片的竞争优势,但如此庞大的收购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即使双方都有意向,还要经过严厉的反垄断审查。过去,数起大型半导体收购案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2017年,博通曾出价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高通,但最终由于国家安全问题,这笔交易被特朗普政府叫停。
2018年7月下旬,在高通收购恩智浦(NXP)半导体制造商的最后期限,由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没有给出“允许”的答复,这场历时21个月的收购案终止。
据央广网此前报道,高通收购恩智浦之所以备受瞩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该公司在收购飞思卡尔之后,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MCU(微控制单元)与汽车芯片供应商。一旦高通收购成功,高通业务将扩展到汽车电子、身份识别、射频以及其他领域。
2021年,英伟达试图收购Arm的计划,也因为反垄断问题遭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阻止。之后,该交易于2022年正式终止。
高通收购英特尔能否顺利进行,仍需后续观察。
英特尔
高通
收购
反垄断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