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鹏饮料,605499.SH)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东鹏饮料营收增长39.23%,净利增长47.62%。不过,东鹏饮料的明星产品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仍超八成,产品单一问题仍未解决。同时,东鹏特饮此前因含糖量远超其他功能性饮料引发健康争议,不少消费者还表示,饮用东鹏特饮后出现心悸、胃部不适等症状。
另一方面,东鹏饮料上市以来大手笔分红超40亿元,其中超六成流入实控人林木勤家族的口袋。此外,大股东、高管近几年频繁减持,仅2024年大股东君正投资便套现超30亿元。此情况下,2025年东鹏饮料计划港股上市,意在完善产能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业务。
针对上述情况,发现网向东鹏饮料发送采访调研函,但截至发稿前,东鹏饮料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东鹏特饮营收占比超八成,因含糖量高被质疑
4月16日,东鹏饮料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48.48亿元,同比增长39.23%;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47.62%。
业绩保持增速的同时,东鹏饮料产品单一性问题仍未解决。东鹏饮料同日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主营产品收入中,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0.50%、11.76%、7.74%,尽管电解质饮料占比从上年4.53%提升至11.76%,但核心产品单一性矛盾依然突出。
(图源:东鹏饮料公告)
近年来为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东鹏饮料陆续跨界推出新品,如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酒精饮料“VIVI鸡尾酒”等,但市场数据显示东鹏特饮仍是唯一爆款,东鹏饮料的第二增长曲线尚未成功开拓。
东鹏饮料的王牌产品东鹏特饮常年来占据功能性饮料的销量前列,而东鹏特饮是靠着抄袭红牛广告语“走红”。2005年,红牛用广告语“困了,累了,喝红牛”使产品销量连年上升。2013年,红牛的广告语换成了“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而东鹏特饮在同年将红牛放弃的广告语直接改成“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并沿用至今。不过近期,东鹏特饮因含糖量较高引起争议。
2024年11月,有关媒体报道称,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包括东鹏特饮、红牛、力保健等在内的12款功能饮料,含糖量层面的测试结果显示,东鹏特饮每100mL中含13.3g糖,不仅远高于中国香港卫生署界定的“高糖”饮料标准(每100mL含糖量高于7.5g),且以东鹏特饮的售卖标准规格(500mL)计算,一瓶含有高达66.5g糖(约等于14.6块方糖),在12款参与测试的功能饮料中总糖含量最高。
同时,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连续几个月每天喝几瓶东鹏特饮,结果体检时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甚至引发了痛风。
那么,东鹏特饮作为功能性饮料,其配料成分以及含量是否会引起肠胃刺激、高血糖、高尿酸以及心血管风险?对此,东鹏饮料回应称:“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同时,我司产品标签中明确,建议每日一瓶。”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东鹏特饮一瓶的含糖量已超过建议的成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
虽然东鹏饮料表示,东鹏特饮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网络平台上依然有不少网友抱怨自己喝下东鹏特饮后身体不适,出现心悸、胃部不适等症状。在东鹏特饮的瓶身,仅标出“本品不适宜少年儿童和孕妇”,而注意事项中仅注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图源:小红书)
大手笔分红、股东高管减持引关注
明星单品东鹏特饮被质疑含糖量高的同时,东鹏饮料近期因董秘薪酬引发关注。
3月8日,东鹏饮料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高管薪酬方面,董秘张磊年薪从跳槽前的34.39万元暴涨至546.55万元,薪酬水平位于已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董秘前列,此前前任董秘刘丽华2023年以899.49万元年薪位列A股董秘薪酬第二。监事会主席余斌年薪623.37万元,董事,副总裁蒋薇薇、卢义富薪酬为721.39万元,均高于董事长林木勤的552.73万元。
(图源:wind)
另一方面,上市四年来,东鹏饮料频繁大手笔分红,累计分红超40亿元。东鹏饮料于2021年上市,上市以来,东鹏饮料累计分红5次,2021年年中分红6亿元,2021年年末分红6亿元,2022年分红8亿元,2023年分红10亿元,2024年分红13亿元。
同时,东鹏饮料的分红比例较高。根据公告,东鹏饮料此次分红按照10转3股并派发25元(含税)实施,即每10股赠送3股,并派发25元现金。
而这些分红额有超过六成都进了林木勤家族的口袋。公开资料显示,东鹏饮料为家族企业,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家族合计持有公司约67%的股权。截至2024年,林木勤直接持股49.74%,其子林煜鹏间接控制6.44%股份,兄弟林木港、侄子林戴钦分别持股5.22%;林木勤妻子陈惠玲的兄弟陈焕明、陈海明也通过关联方持股。按分红方案,林木勤家族将获得8亿元(含税),约占分红总额的67%。
(图源:东鹏饮料招股书)
东鹏饮料不仅大手笔分红,大股东、高管自上市以来频繁发生减持动作。
2023年5月,东鹏饮料发布13位董监高及大股东减持计划。2023年12月减持期限届满,11位股东及董监高合计减持743.75万股,占总股本1.86%,合计套现约13亿元。
2024年,东鹏饮料大股东君正投资在一年内减持套现超30亿元,公司持股数从9%直接降至2.77%。
2025年2月,东鹏饮料再次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716.89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1.3786%。截至2025年一季度,东鲲鹏投资持股3348.7万股,占总股本6.44%。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手笔分红的情况下,东鹏饮料不断谋求二次上市。
2022年6月,东鹏饮料曾有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但该计划在2024年2月终止。2025年3月,东鹏饮料又计划港股上市。对于此次募集资金用途,东鹏饮料在招股书中表示,将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及并购机会等。
业绩良好,每年固定大手笔分红,东鹏饮料为何还执着于二次上市?财报显示,东鹏饮料的资金流较为紧张,有一定的负债压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东鹏饮料货币资金为55.61亿元,同比下降21.17%;短期借款为60.65亿元,同比增长80.14%;资产负债率达到61.81%。
(记者 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高染)
东鹏饮料
分红
减持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