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文化 > 正文
数字社会谁都不能少
2020-09-22 07:51:39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走遍天下。放在1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移动互联网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如此巨大又深刻的影响。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网约车……似乎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转移到线上完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移动互联网大放异彩,在服务大众生活的同时,也在助力防控疫情。中国不断迈向数字化社会。

  

  但是,移动互联带来的方便生活却并不是对每一个人的。老人因为没有健康码不能乘坐公共交通、老人因为不会预约挂号而导致看病难……老人成为了数字社会的一个盲点,尤其是防控疫情的背景下,这个盲点显得很突出。

  

  如果老人能够融入数字化社会,能够基本使用移动互联网,这无疑是皆大欢喜。但这不能强求,因为年龄、经济条件等种种原因,总会存在一些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人,这些人就成为我们在推进数字社会建设要高度关注的群体,在数字化中留一点非数字的空间。

  

  制定政策不能“一刀切”。为了防控疫情,许多医院实行预约制,入院需要扫健康码,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执行之中不留余地,对于有庞大医疗需求的老人来说,有时就很显苛刻:不会网上预约,不会使用健康码,那就无法到医院检查开药。这就是典型的“一刀切”的做法,人为地将一些不会预约,不会使用健康码的人排除在外。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服务民生是好事,但是在执行中“一刀切”,就会让好事变得没那么好。

  

  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开辟非数字化的空间。在老人等特殊群体面前,“数字鸿沟”格外需要引起注意。数字社会建设应该是属于全社会的,尤其是老人。中国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各种需求的满足将会催生众多的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移动互联网不应该排除那些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人。而是应该利用技术、政策等帮助老人适应移动互联网,适应数字社会,开辟一些特殊的非数字化空间,让老人等特殊群体同样能够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甚至可以这样说,数字社会建设的成与败,这些特殊群体需求的满足将会是重要的试金石。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其中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我们就可以深切感受到新技术的魅力和便捷。但是无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都不应该忽视社会中任何一个群体,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所以,如何让老年人适应未来的新技术,能够合理地使用新技术,检验着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成色。


责任编辑:刘蓓

数字社会

网约车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