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文化 > 正文
北京文物部门首次统筹曹雪芹在京“遗迹”
2020-09-27 07:40:02
文章来源
环球网

  9月25日上午,作为”2020年京杭对话”8个主题活动之一,“曹雪芹在京遗迹保护与传承”主题论坛在通州希尔顿酒店召开。论坛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北京市有关曹雪芹在北京的遗存和文物文化资源,首次从文物部门统筹曹雪芹在北京留下的遗址、遗迹、文物、口碑传说,是北京市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

  

  论坛上,长期关注曹雪芹研究的专家分享研究成果。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漫谈曹寅家族在北京的足迹,从曹雪芹祖父曹寅《江阁晓起对金山》《畅春园张灯赐宴归舍恭记四首》《北行杂诗》等诗词还原曹寅在北京西山的生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伟科从《红楼梦》的文本中寻觅大运河文化的信息,“作者曹雪芹将江南记忆、姑苏情结、金陵旧梦,幻化为艺术的典型环境,成为红楼梦小说的一种质地和内在构成。”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段江丽详细梳理了有文字资料可查的六处曹雪芹在京遗迹:蒜市口十七间半、石虎胡同右翼宗学、香山正白旗39号院(原38号)、白家疃曹雪芹住处、克勤郡王府和槐园。她还对90年代发现的曹雪芹墓碑(墓石)真伪争论进行了研究,“主伪派提出墓石材质、规制、书体、落款、称谓等方面的疑问,强调的是一般通则,主真派以个案的特殊性回应,逻辑上似能自圆其说。在没有新的材料出现以前,恐怕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虽然真伪论争目前只能存疑,但是继续考证仍是很有意义的。”

  

  北京物资学院运河文化研究所所长陈喜波还原曹家在张家湾史事,“张家湾还存留着一些曹家的遗迹,有当铺、染坊、典地和盐店,染坊还有一口曹家井。”陈喜波认为,这些遗迹都是讲述曹雪芹以及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依托,地理能够实现对历史的转化,从而引起观者的思考和追忆。

  

  在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宋慰祖的奔走呼吁下,促成了两广路磁器口“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的复建,他对故居复建之后如何开发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分享了曹雪芹文物遗存利用、开发与保护的心得与经验。

  

  同时,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东城区文物管理所、海淀区温泉镇、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通州区张家湾博物馆等曹雪芹在京遗迹保护单位代表对曹雪芹在京文物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进行探讨。

  

  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军昌梳理曹雪芹红文化在海淀的历史与传承,海淀区档案局副局长张超探寻曹雪芹世家与三山五园的历史渊源。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副研究员樊志斌主张,在《北京城市总规化》的整体定位方向下,在市政府统一规划协调下,整合北京(副中心、老城区、三山五园区)曹雪芹《红楼梦》资源,由一条大运河贯穿起来,通过博物馆、景区、学校学研、宣传、产业等方式,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树立京城、曹雪芹、红楼梦文化符号,为文化北京建设做出最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蓓

北京

文物部门

统筹

曹雪芹

遗迹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