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寺鸟瞰图故宫博物院供图
青海省瞿昙寺数字化保护项目第一期工作成果发布会日前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记者从发布会获悉,这座有着“小故宫”美誉的藏传佛教寺庙遗存,首次建立了完整、准确的壁画数字档案。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海拔2400多米,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遗存,1982年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始建于明代洪武时期,建寺之初为噶玛噶举派寺院,后改宗格鲁派。经历永乐、宣德诸朝多次营建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文物丰富的建筑群。因其建筑受明代宫廷影响,故被称为“小故宫”。瞿昙寺内保存的壁画多达2300平方米,是青藏高原东部最重要的汉藏艺术文化宝库。
2016年底,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共同签署《关于青海省瞿昙寺壁画数据采集及制作项目的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利用4年时间,对瞿昙寺内约2300平方米的明清壁画进行高清数据采集,并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
此项目融合纹理控制点布设、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多种数字手段,对壁画信息进行全方位记录,最终形成高清影像图归档。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未来瞿昙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它的宣传、研究、展示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负责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介绍,目前完成了瞿昙寺、宝光殿、隆国殿、金刚殿以及东西抄手游廊及所属14座殿壁画的数据采集,五通石碑、15块新发现嘛呢石以及瞿昙寺、宝光殿和隆国殿的9座石基座立体数字化采集也已完成。采集中,对每一壁、每一铺、每一小块的壁画都做了详细编号,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每个殿的壁画均附有佛殿所在方位、壁画所在位置及其详细编号;除了高清图片,还附有测绘数据、壁画现状等深层信息。
罗文华说,瞿昙寺位于汉藏交流的前沿地区,这里的建筑与壁画是汉藏艺术完美融合的代表性作品。此次数据采集获取了大量过去体察不到的细节信息,让人们对于这座艺术宝库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隆国殿壁画十分高大,过去发表的壁画图片均为仰视,这次完全是以垂直墙面的平视角度拍摄,各种细节都非常清晰。此殿壁画虽然整体为藏传佛教绘画风格,但诸多细节保留了汉地绘画的特征,反映出瞿昙寺对中原文化的接纳与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发现的明代嘛呢石有汉藏两种文字题记,其中一块嘛呢石上刻有“成化十九年”年号,印证了明代中央政府对于此地藏传佛教寺院的强大影响力。
据悉,此次完成的是项目第一期工作,未来双方将继续合作,完成剩余的天花、额枋和栱间壁画以及可移动文物藏品的数据采集。
瞿昙寺
文物保护
汉藏艺术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