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跑步穿过中关村》英译本路内《少年巴比伦》英译本麦家《解密》英译本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在国家、民间、个人、海外各方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幅度不断拓宽、程度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成绩。相形之下,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存在着对传播效果评估不足、传播规律把握不深,对传播实践的指导性薄弱等问题,需要从基础研究和文化实践两方面着手改善。
在基础研究上,应从注重“传播”转向注重“接受”。基础研究不一定直接有效,但可以指明文化实践最终应该实现的远景方向和目标。中国文学“走出去”以后,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接受效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如何判断中国当代文学海外接受效果?笔者认为有8条核心参考标准:是否有翻译传播;是否有多语种翻译传播;是否有一定重译率;是否有一定研究数量;是否有权威研究;是否是文学角度的研究;翻译和研究是否有持续性(历史化);研究或者接受意见是否具有广泛性(国际化)。当一个作家作品同时具备了以上8个条件时,意味着形成了无法否认的客观国际影响力。
在以上总体格局中,每个作家会形成各自的传播特点,甚至同一部作品在不同国家也会有较大的传播差异。这些传播差异既与海外合作方有关系,也和作品本身的艺术特点有关系;既有作家本人主观意愿,也有很多偶然性因素。对此我们都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接受效果来看,存在一些基本的规律性表现。比如:地理格局整体上渐渐形成欧美和亚洲文化圈两个传播中心的地理特征,这一转变意味着当代文学正悄然从边缘处生长出一种缓慢、温和但更容易让世界认同和接受的传播力量;译介样态从本土到海外,从政治到艺术,从单调滞后到多元同步;海外图书的出版形式变得更加自由开放,“从中国出发”的海外传播与“从世界出发”的海外传播重合度越来越高。
在文化实践上,需要从融合与协同的角度直接着手相关的基础工程。比如筹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数据库”,组建一支多语种、专业化、国际化的合作队伍,积累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基础文献数据和各类相关资源,就此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重要研究团队、高校、部门的合作,努力促成人才、资金、资源形成集中优势,产生合力效应。这种建立在扎实专业基础研究之上的实践性文化工程,一旦完成,将会产生强有力的蝴蝶效应,连通并拉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方方面面,更好服务于整个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从事文化事业,最需要的是耐心,底座足够宽大,储备足够深厚,才有可能最终看到“一览众山小”的风景。(刘江凯)
当代文学
海外传播
文化事业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