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装甲车正在路上缓缓地开着,日军正在路边修工事。”“突然炮声响起,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南岸。”一场为视力残障人士举办的无障碍讲电影活动近日在西城区图书馆举办,中国盲文图书馆口述影像负责人乌日娜将电影中的情节、画面娓娓道来。
银幕上播放的电影是《八佰》,但和一般电影放映场面不同,银幕的侧面摆放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盏台灯、一台笔记本电脑,电影讲解员从始至终对着话筒,带着听众通过声音来了解情节、感受画面。现场,乌日娜绘声绘色的讲述恰到好处地嵌入人物的对白中,和电影形成一个整体,听众们则沉浸在电影情节中。
肖焕义今年63岁,天生失明。他一大早就手持盲杖,乘80路公交车从阜成门家中赶到图书馆,这条路他太熟了,早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2014年起,肖焕义就开始在西城区图书馆“听电影”,他喜欢谍战片、喜剧片,《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是他的最爱。他说,每次欣赏完电影,都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刻。
乌日娜从2011年开始为视力残障人士讲电影,在各处讲过的电影有百部左右。反复观看电影、寻找历史资料、撰写脚本,每讲一部电影,她至少要准备两周,“像《八佰》的文字脚本就有2万字。”
和听众共度电影时光,乌日娜留下很多难忘的回忆。她记得有一次讲的是《山楂树之恋》,电影结尾处,男主人公躺在床上一直看着屋顶,脸上挂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女主人公向屋顶望去,看到了他们的合照,主题曲此时响起。电影结束了,乌日娜没有像以往一样听见掌声,全场鸦雀无声,她还有点儿纳闷。过一会儿,她才听到有人说:“我还得缓会儿。”所有听众都全身心投入,听进了这部电影,为男女主角的生离死别而难过,这也让乌日娜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骄傲。
2014年,西城区图书馆在中国盲文图书馆的支持下,启动针对视障人士的无障碍电影放映活动,每月讲一部电影,至今已讲电影50部,有2000人次参与。西城区图书馆副馆长潘兵介绍,去年疫情期间,讲电影也没有中断,而是从线下搬到线上,“那段时间讲了8部电影,有听众说,这为出不了家门的他们铺了一条‘精神盲道’。”
多年来,讲什么电影都是充分听取听众的意见。西城区图书馆文献借阅一部主任郭天莹说,听众更想“听”新电影,所以图书馆都会选择一些放映年代较近、票房高、口碑好的电影。为组织好一场活动,图书馆通过微信群发布消息,或者一一打电话告知听众,也会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到家中、公交站、地铁站,把那些热爱电影却难得有机会欣赏的人们请到银幕前。“他们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他们渴望融入社会,渴望交流、沟通。”潘兵说。(记者 路艳霞)
电影
盲道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