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晓言】最近,丹麦斯凯拜克地区的新地标马尔斯克塔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一座双螺旋结构的观景塔,又被称为“DNA”塔,其独特的设计引起众多关注(如图)。其实,丹麦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塔式建筑,螺旋塔有其历史和文化层面的根源。发展到今天,塔式建筑理念更是延展到多个领域,在许多地方都能寻到螺旋塔地标建筑的踪迹。
螺旋塔建筑不少见
马尔斯克塔是丹麦著名的瓦登海沼泽公园中的一处观景台,两条螺旋步梯逆时针交替盘旋上升,游客们在攀登的过程中一步一景将沼泽风光和远处的海景尽收眼底。双螺旋结构,一条供上行,一条供下行,妙的是螺旋的中心位置还有一部直梯,可供轮椅直达塔顶。25米的塔身并不太高,但胜在周边没有任何障碍物,螺旋体就如一颗巨型的螺丝钉楔在地上,给周边迷人但略显苍凉的景色增添了一抹律动。
无独有偶,在哥本哈根南面的海斯莱乌森林公园中还有一座更高的螺旋塔观景台。这座45米高的螺旋塔两头粗,中间纤细下去,矗立在原始森林中,既像一个竖起的腰鼓,又仿佛一个有弹性的花篮,独特的造型让观景台本身也成了一道风景。不少游客来到这里花上十几欧元买票就是为了体验一把360度的观景视角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独特体验。从地面开始,螺旋步道以8度的恒定角度缓缓上升,游客随着高度攀升,对森林从仰视到平视,最终是俯瞰,就像分别体验到“平常人的视角”“猴子的视角”“鸟儿的视角”。塔顶和塔底的周长都是28米,中间最纤细的腰部,周长只有14米,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为了造型美观及节省建材,也是给周边的树冠留出空间,让塔中的人与树更亲密接触。
不仅是野外,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也有不少螺旋塔。建成于1642年的圆塔是丹麦老城区最显著的地标,是由当时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亲自设计的。这座塔从外观看是圆的,内部则是螺旋形步道。几百年来,圆塔是哥本哈根真正的“地标”,顺着螺旋步道走到塔顶就会发现一个地理“零点”,这里是当地人测量距离的标准基点。丹麦人很珍视圆塔,还曾用圆塔的名字为一颗小行星命名。
“爬不到顶”的教堂旋梯
丹麦是童话王国,丹麦人爱建螺旋塔也与童话传说密切相关。童话中的神龙威力巨大,人们相信是神龙保佑哥本哈根免受火灾。哥本哈根的老股票交易所建于1625年,是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之一,也是哥本哈根最古老的一批建筑。在它的塔楼上面就铸有四只神龙,四条长长的龙尾巴交缠着呈螺旋形构成塔楼的尖顶,在尖顶的最上端还有三座王冠,分别是丹麦、挪威和瑞典的王冠,彰显了这三国自古以来密切的关系。或许真的是在神龙的庇佑下,股票交易所平平安安进行了150年股票交易,直到1974年迁往新址。
后来,在救主堂、圣母堂等许多教堂的屋顶都采取了螺旋尖塔的造型。丹麦的一些世俗建筑,比如议会大厦、市政厅等也都把螺旋塔或塔楼的元素应用到建筑中。特别是建于18世纪的哥本哈根救主堂,采取了独特的复合式结构,下面一半是方形的,上面一半是螺旋塔楼,而且上半部分创造性地将螺旋楼梯建到了塔楼外,让人耳目一新。有机会到哥本哈根旅游的话,去爬一下救主堂的塔楼会是奇特的体验,先是在方塔内爬陡峭的木楼梯,坡度陡到恨不得四肢并用。木梯爬到头就来到了室外,豁然开朗的景色让人振奋精神继续在螺旋楼梯上攀爬,一步一景的体验与刚才室内的逼仄迥异。但向上的旋梯越来越窄,爬到临近最顶端逐渐连一只脚都放不下了,所以这个塔楼至今还没有哪位游客能真正爬到顶呢。
垃圾厂变身最美能源塔
丹麦的罗斯基勒市有一家造型独特的垃圾焚烧厂,被称为“能源之塔”,因为它把焚化炉做成了多孔的塔楼形状,使其看起来极具观赏性。特别到了夜晚的时候,人们还能透过这些孔看到炉内发出的光,火光与背景的星空连成一片,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奇景,无怪乎被称赞为“世界最美垃圾焚烧厂”。这座“能源之塔”由此也吸引了一些游客专门来观赏拍照,成为当地的新地标。在奥胡斯市,一座面向年轻人的经济适用住宅楼也被建成了半圆形,整座楼逆时针方向逐渐从最低攀升到最高,整体上也是一个半螺旋塔楼的形状。
在建筑造型上,丹麦人喜欢脑洞大开,而且似乎特别钟爱各种螺旋。丹麦国家水族馆被设计为一个漩涡形,从中心延伸出5条螺旋通道。来到这里,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螺旋通道前往水族馆的各个区域,去参观他们喜爱的水族生物。造型灵动的银色水族馆配合上四面环水、海陆相连的地理位置,远远望去仿佛也是流动水体的一部分。丹麦实验科学中心的主楼梯跟马尔斯克塔类似,也是双螺旋的形状,旋梯总长100米,用了160吨钢材建成,仅表面镀的铜就有10吨。不过这座独特的楼梯是在室内,而且建成于2017年,比马尔斯可塔还要早了4年。
丹麦人
螺旋塔
地标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