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文化 > 正文
西藏非遗文化生态的传承缩影:面具手艺人的坚守
2021-12-22 10:55:36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12月21日电题:西藏非遗文化生态的传承缩影:面具手艺人的坚守


  记者赵朗


  在拉萨城数十公里之外的郊区,千年的布制羌姆(跳神)面具制作技艺在手艺人西洛手中传承,经过繁杂的工序,面具逐渐显现成型,上完颜色便基本完成制作。


  拉萨布制面具制作技艺在2013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遗名录,2014年,西洛成为该技艺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拉萨布制面具包括典型的羌姆面具、藏戏面具。公元8世纪和公元14世纪是藏族面具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寺庙羌姆和藏戏两大面具出现使得藏族面具由单纯的兽形象时代进入到神、人、鬼、兽形象发展并存的时代。


  46岁的西洛来自拉萨市达孜区,所经营的传统手工艺合作社也在这里。他回忆,12岁便被家人送到八廓街学习面具制作。经历八九年才学成出师,学习的前五年,西洛一直在学习泥塑佛像制作,这也是做羌姆面具的必修课。


  上世纪90年代,西洛出师后,随师父去西藏各地寺庙做泥塑佛像或是羌姆面具。“起初学习,就想有一门糊口的手艺。没想到后来开了店,又发展成了合作社。政府不仅给了扶持资金,每年还提供去内地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在西洛看来,政府扶持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其实也为手艺人提供了发展平台,比如西藏各地藏戏演出队的增加,他们每年能接到不少藏戏面具制作的订单。


  他说:“去年接的订单今年还在做,西藏区外的订单也多。”


  “(艺术与)商业发展需要平衡。”西洛一直要求自己,尊重传统,谨遵师父嘱托,保持手工艺不变味。


  包括西洛的师兄边巴次仁在内的大部分人生中,一直在默默传承这项传统手艺。51岁的边巴次仁看来,如今,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收入的提高,手艺人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边巴次仁之前也在八廓街开店,后来加入到西洛的合作社。他说:“家离合作社很近,上下班也方便,农忙的时候也顾得上。”


  他的爱人在合作社附近经营甜茶馆,孩子已经在读大学。他表示,衣食无忧,做个简单的手艺人是很幸福的事。


  36岁的达瓦是西洛的8个徒弟之一,在八廓街偶然相识,彼时达瓦没有稳定工作,到处打零工。他说:“小时候在寺庙看跳神,就对面具是怎么做的、在哪买的,充满了好奇。”


  自2018年,达瓦已在合作社学习了3年。他说:“泥塑学了两年多,刚开始来合作社学习,每个月有1900元(人民币,下同)的生活补助,包吃包住。现在每月有六七千(元)的收入。”


  他与西洛均来自达孜区雪乡,现住在拉萨市区,每天开车往返家与合作社之间。这份工作不仅带给他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有了方向。


  达瓦说,合作社尝试过将一些面具缩小变成旅游文创产品,但是离规模化生产尚有距离,大家都在思考摸索中。他也建议,将高原动物如雪豹用羌姆面具传统工艺制作成立体头像,既保留传统文化技艺,又可传达生态环保概念。


  新时代下,不论是兼具商业角色的西洛、专心做匠人的边巴次仁,亦或是有着新鲜发展思维的达瓦,西藏非遗文化在他们人生中以不同的初心在继续传承。(完)


责任编辑:高冉

面具

非遗

传承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