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非遗之约
——国图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本报记者 张稚丹
“我身后这面照片墙,汇集了这次展映的115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有的照片是黑白?是的,一共16张。我们记录的时候,他们还鲜活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可记录后他们离去了。随着时间推移,黑白照片会越来越多,这些彩色照片褪色的速度鞭策着我们,赶在他们年华老去前,将他们身上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记录保存,留给后代。”国家图书馆(下简称“国图”)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讲得格外认真。
6月10日,敏感的读者发现国图北区二层变了样:读者大厅挑高空间多了两个垂幔,从上到下是一张张非遗传承人情态生动的照片,下面横排的展板上,展示着国图历年为保护非遗所做工作以及115位传承人的照片和文字小传。这是为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的展览“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
年华易老,一个触动人心的词汇。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正式启动。受文化部非遗司委托,国图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承担了标准制定、培训咨询、传播展示、验收保存等工作。
以记录方式保存非遗,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中心研发出一整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完整文献记录的方法,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一是收集文献并数字化;二是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问,完整记录非遗实践过程,并对传承教学的特色方法和重要内容进行记录。因为有些隐秘、精微的信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行家味道、大师火候,很难把握和表现,只能在大师教徒弟的传承过程中抓住其精髓。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3062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健在的大概有两千五六百人,他们是我们的国宝。”田苗说,2015年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遗中心组织团队已对其中1800多人开展记录工作,872位传承人的记录成果已验收,今年展映的115部纪录片就是其中的优秀之作。
这些纪录片涉及的题材和主体对象丰富多样,拍摄创意与技术手段新颖独特,通过传承人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和口述历史等,立体展示了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与技艺水平,呈现了非遗之美和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记者扫描展板上的二维码,看到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传承人刘永安的综述片。现年70多岁的乡村老人,16岁给叔爷挑戏担,翻山越岭,边看边学。10年沉寂后重出江湖,“第一次人家凑了5斤米要我演,手发抖”。那是一个人的剧团——脚踩锣镲钹,嘴里是男女老幼不同身份的唱念,手里牵拉着人偶,还要抽空吹唢呐、吹箫、拉二胡。“刚和沙僧杀一阵,他的杀法也不行……”融合祁剧和邵阳花鼓的唱腔很有味道。然而,他的孙子却厌烦布袋戏,不想学,因为上世纪90年代后,电视普及,布袋戏已经没有了市场。但刘永安觉得,这个东西值得传下去。
在国图举办的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中,公众可通过国图官网非遗传承人记录成果线上展示专区,或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新华网、光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优酷网等平台观看展映影片。
国图首次以业界联动形式,邀请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合主办本次展览展映,其中106家图书馆同步举办线下展览,72家图书馆将组织线下放映,旨在鼓励公众走进身边的图书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略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国图还推出四场主题讲座,邀请来自北京、辽宁、云南、西藏的非遗学者和一线工作者讲述非遗项目与其植根之地的文化共生关系,用鲜活实例展示如何弘扬和“盘活”传统文化,探讨非遗在新时代传承的新思路。
中华民族有记录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周代就设有采诗之官。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保护抢救传统文化,就是要留住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留住人性中的善良和纯真。
非遗之约
传承人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