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智慧延续千年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潘亮】全球多地眼下遭受持续而严酷的热浪、干旱侵袭。极端气候考验下,饮水、灌溉以及如何管理水资源再次成为关乎生存的严肃课题。然而,在阿拉伯半岛,阿曼人却用巧夺天工的技术和数千年的古老智慧将水的危机转化为水的机遇,在热带沙漠气候“统治”的国土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绿洲奇迹。
2500年的遗产
在笔者最初的想象中,全年有6个月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阿曼应该是一片燥热而贫瘠的土地。出乎意料的是,在戈壁、荒山、沙漠等地理景观占主导地位的阿曼,郁郁葱葱的椰枣林、生机蓬勃的玫瑰园等,并不罕见。耕地面积只占据国土面积的很小一部分,阿曼却在瓜果、蔬菜供应上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谷物生产不断降低进口比例。从平原到高山,是什么令原本干旱、荒芜之地闪耀出如此青绿活力?答案其实都藏在一种特殊的水渠中(如图)。
从考古学来看,遍布阿曼的阿夫拉贾渠已有2500年历史。修建水渠,将山泉水、山谷水等通过重力原理,源源不断输送到数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地方,这令阿曼在用水领域达到很高水平,阿夫拉贾的灌溉渠道因此在2006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遇山凿出隧道,遇沟搭建桥梁,现已闻名世界的阿夫拉贾渠其实最多只有约20厘米宽、30厘米深,全部由人力修建而成,在阿曼全境共有3000多处。水渠虽小,却在2000多年历史中将珍贵的活水引到了村镇。之后,阿曼人又制定了一套十分缜密而智慧的用水之道,他们将水源按照饮用烹饪、洗浴净身、浇水灌溉划分为三个优先使用级别。
在米斯法村,笔者一行见证了阿夫拉贾渠的神奇:椰枣林树荫下鲜花盛开,气温宜人;周围一条条水渠里不停奏响欢快的汩汩声;古朴的清真寺旁,水池边的信徒向我们微笑打着招呼。虽然地处阿拉伯半岛,游人却有了一种置身热带水乡的感觉,真可谓“有水则灵”。
沿着一条阿夫拉贾渠行走,经过隧道、桥梁等工程后,我们到达了米斯法村的水源——一股喷涌而出的地下泉。两名工人在附近施工以保证水渠畅通。导游穆萨表示,正是凭借一代代人的养护、修缮,2500岁高龄的阿夫拉贾渠才得以长流至今。
一根葱也不能漏
阿曼现已将自来水管道铺到了几乎所有有需要的地方。虽然不少习惯了阿夫拉贾渠的阿曼人依然在水渠里洗碗、洗衣或者嬉水,但目前阿夫拉贾渠最大的作用是灌溉。
错综复杂的阿夫拉贾渠从高到低,或直或弯,仿佛蜘蛛网般覆盖了村落的农田,不过耕地分别属于不同的农户,如何保证每家灌溉用水及时且平均呢?阿曼人在修建水渠时为每一块农田预留了闸门。每户按照田地面积划分到与其对应的浇水用量和时间。比如一户有0.3公顷田地的农民每9天可以开闸灌溉1小时,灌溉完毕用石头、砖块或者布匹堵上闸门即可。
在很多拥有阿夫拉贾渠灌溉系统的村落,阿曼人都是见缝插针地在坡地上开辟出一块块梯田,有的自留地只有2平方米左右,上面仅种着几株玉米或者一棵椰枣树。说阿曼人做到为每一块农田预留水渠闸门绝不是夸张。这是一种极为复杂而细致的规划,椰枣、木瓜、无花果、香蕉、玫瑰等,笔者所到之处,没有一块田因为缺水而荒废。
“在修建水渠初始,设计好让水能滋润到每一株苗是个基本功。目标就是:一根葱也不能漏!”穆萨骄傲地解释道,这样一来,每户人家都公平地取用了自己所需的水量,在支付水渠维修费用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旅游业的明珠
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的网站称,伊朗的坎儿井与阿夫拉贾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类以获取、利用水资源为核心价值的水利遗产。目前,阿曼被评为世界遗产的阿夫拉贾渠灌溉系统共有5个,包括穆耶塞尔、海特敏、达里斯、迈勒基吉和杰莱,覆盖面积超过1万公顷。笔者参观的海特敏阿夫拉贾渠长度约2.5公里,灌溉面积达7.2万平方米。海特敏阿夫拉贾渠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以一生三”,从一个源头分出三路调配分流,巧妙地将水输送到不同的地方。
树荫底下水渠蜿蜒,水渠旁花香,蛙鸣醉人,身穿长袍、头戴库玛帽的阿曼男子在水渠堤上悠闲踱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阿曼人在极为干旱炎热的环境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绿洲奇迹。有阿夫拉贾渠就有绿洲,有绿洲就能种植作物并发展旅游,成了当地人的一个共识。享誉世界的阿曼椰枣和阿曼玫瑰水就是阿夫拉贾渠灌溉下的经济和旅游特产。
如今在阿曼最著名且引人入胜的几个瓦迪(阿拉伯语,意味绿洲山谷),比如瓦迪阿拉比因、瓦迪沙布、瓦迪提维等,均是有水渠、有绿树、有风光也有人间烟火的“旅游明珠”。与不少地方因干旱缺水而减产或者限制用水的现状相比,阿曼人借助千年遗产实现并继续享受着“用水自由”,不能不让人心生羡慕
阿曼人
水渠
绿洲奇迹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