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现浮雕、水简等千余件文物
新华社武汉11月18日电(记者喻珮)记者18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龙宫遗址经过两年多的系统考古发掘,目前已累计出土文物1000余件,遗物年代最早为汉。该考古发掘是全国宗教考古与建筑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五龙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始建于唐代,明永乐年间大兴,清代之后逐渐衰败,同时具有皇家与道家宫观的特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9月至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五龙宫中区南厢房以及南区进行整体揭露式考古发掘。
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康予虎介绍说,这是历史上对该遗址首次正规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发现房址10座及水池两处,出土文物1000余件。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水池底部的三组浮雕——五龙浮雕、龟蛇浮雕、火纹及玉兔捣药浮雕,年代上限可至北宋。
康予虎说,五龙浮雕的造型与五龙宫内目前发现的元、明及清代的浮雕石龙形制、样式皆不相同,因此目前初步认为其年代为宋代。同时,五龙浮雕围合成的方形图案,及图案外侧雕刻的台阶,说明这曾是一处经常性的人为活动场所。
据初步统计,五龙宫遗址出土遗物有陶、瓷、铜、铁、木、骨、石、琉璃等8大类。除大量的勾头、滴水、筒瓦、脊兽等陶质和琉璃质建筑构件外,还有碗、盘、杯、碟、铜钱、砚台、烛台、镰刀、发簪等生活用器,另有少量的真武像、灵官像、水简、碑刻等宗教用器。出土遗物年代最早为汉,偶见宋(金),多为明清,延续至民国。部分瓷器、钱币等可当标准器断代,已形成一个可靠的年代序列。
记者了解到,目前水简碑文的释义工作已经完成,部分文字剥蚀,现存246字。水简碑文一面为云篆:“九河倾讫,鸟母群飞,蛟龙通道,水陌洞开,赤文玉书,驿龙风驰。”该简是明代武当山“皇室家庙”祭祀的重要实物。
为深化武当山文化遗产内涵价值认识,发掘期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学、文献学的研究基础上,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开展古建筑学研究,与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开展建筑和造像材料的研究,与四川大学开展宗教学研究,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专家认为,五龙宫遗址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化,又融于山水,为中国明代道教宫观建筑布局和官式建筑工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武当山五龙宫
遗址考古
千余件文物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