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古籍不仅是一门手艺,还是一种修行。”从事古籍修复13年的王斌近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每当修复工作开始,她便静下心来沉浸在只属于自己和古籍的世界,通过与历史对话,感受古人的心境。
资料图为辽宁沈阳,王斌正在为古籍齐栏。 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王斌是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修复组组长,该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文献750余万册(件),古籍作为藏书重点,藏量61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6200部、12万册,宋元版书近百部,不乏有手稿本《聊斋志异》、宋刻本《抱朴子内篇》等珍本、孤本。
走进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坐在工作台前的王斌正在为一张破损的书叶“溜书口”,她将待修复的书叶轻轻展平,适量喷水润湿并在书口边缘处轻轻涂抹上浆糊后,用镊子将裁好的皮纸条贴在开裂的书口处进行修补。“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容出错。”王斌说,有时候遇到絮化严重的书叶都不敢喘气,生怕一不小心把书叶吹散。
资料图为辽宁沈阳,王斌正在检查书叶。 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王斌最初与古籍修复结缘是因为喜欢动手能力强的工作,而后跟着师傅修古籍,学习古籍线装书制作、修复等专业技艺。她坚定地将古籍修复作为一生的职业来守护。从拆书皮、揭书叶、书叶去污、配纸、溜书口一直到订线,数十道工序的古籍修复技艺王斌谙熟于心,“书叶去污可以用水浸法或水冲法,配补书纸要求颜色、薄厚、质地相近……”如今的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修复师。
“古籍修复工作看似枯燥乏味,却是一项常学常新的技艺。”据王斌介绍,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现存古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酸化、絮化、老化、霉变、鼠啮、虫蛀等情况,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破损情况确定修复方案。“修复古籍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要对症下药。”
令王斌印象深刻的是修复《封龙山碑》经折装的经历。该书褙纸受潮发霉,少部分霉变已经波及书叶,再不修复整本书将会受损。在修复过程中,需要用到湿毛巾润湿书页,而毛巾湿度的把握非常考验人,太湿了容易对纸张伸缩有影响,湿度不够又难以有效揭褙纸;在托裱后,有两版叶总是折不齐。那段时间王斌夜夜难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一直反复试验,历经一个月最终恢复了这本古籍的原貌。
资料图为辽宁沈阳,王斌在工作中。 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除了需要掌握传统修复技艺,修复师们还离不开各种设备的灵活运用,如家用电器。据王斌介绍,有些待修古籍修复前需要先放入冰箱中冷冻杀霉菌杀虫;如果有水渍需要用不低于80摄氏度的水“洗澡”;书砖可以放入蒸箱中用水蒸气蒸,以保证书叶在不湿的前提下分离。
一本古籍的修复少则几周,多则一年,周期虽长,王斌却不曾有丝毫松懈。她说:“每打开一本古籍都怀着敬畏之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把这些先贤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流传于世。”截至目前,王斌修复了善本《永乐北藏》《百汉碑研斋缩摹拓本》等;线装古籍《徐氏家谱》《蒙文资料二本》等,其中《蒙文资料二本》曾参加国家修复成果展。
如今,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宋鹏在跟随王斌学习古籍修复技艺后表示,“真正体会到了何为工匠精神”。王斌说,希望未来他们可以投身于此,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完)
古籍修复师
手艺
工匠精神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