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文化 > 正文
工业遗产:从沉睡到新生 实现保护利用双赢
2023-05-30 09:51:20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陶溪川坐落于江西景德镇东城片区中心,昔日的旧厂房、烟囱等都被保存下来。本报记者赵晓霞摄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创意集市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创业者。本报记者赵晓霞摄

  甘肃省天水工业博物馆一角。天水工业博物馆供图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际华3511文创科技园”曾担当过中国最大毛巾厂的角色。如今,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活化设计与更新再造,旧厂区变身为一个集生鲜超市、生活零售、观赏鱼市、文创花卉等多元创新业态的“新型社区中心”。图为2022年5月,市民在文创科技园内的花市挑选花卉。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江西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展出的镇馆之宝之一,即间歇式煤烧倒焰窑,俗称“包子窑”。本报记者赵晓霞摄

  朱益后是一名90后,在景德镇开了陶瓷工作室。图为他在陶溪川创意集市上售卖的自制陶瓷产品。朱益后供图


  太阳刚落,天色尚未暗透,一个由两张长约1米多、宽约40厘米的桌子拼接而成的摊位上,被朋友称为“小辣椒先生”的朱益后开始摆放自己制作的陶瓷产品。墨绿色的桌布上,褶皱清晰的橙色橘子、黑白纹理分明的瓜子等陶瓷制品,让顾客直叹“跟真的一样,根本没法分辨”。


  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的创意集市上,像朱益后一样租摊位出售陶瓷产品的摊主不少。他们中,以年轻人居多,为梦想、生存或兴趣,在景德镇待了下来,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景漂”。


  陶溪川坐落于景德镇东城片区中心,定位是以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基础,融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为一体的商旅文项目。目前,园区已开放运营宇宙瓷厂、陶瓷机械厂、为民瓷厂等区域,园区内建有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美术馆、陶公塾教育研学基地、邑空间双创平台、国际艺术中心等,被看作工业遗产成功转型、文创产业发展升级的样本。


  ●重塑老厂房的功能和业态


  夜晚是一天中陶溪川最热闹的时候,游客可以在陶溪川美术馆看展,在小广场上听抱着吉他的年轻人浅吟低唱,也可以驻足逛逛充满艺术气息的创意店铺……如果赶上有集市,还能和年轻老板砍砍价,买下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吸引游客光顾的所在地原是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的老厂房。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行业改革,瓷厂逐渐走向衰败,直至厂区停业荒废。10年前,以该瓷厂为核心区的“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项目启动,在“坦诚真实”的原则下,对宇宙瓷厂22栋老厂房、煤烧隧道窑、圆窑包、工业设施等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修缮,保留了原有建筑肌理和风貌,时代信息与印记也得以留存。如今,独具特色的锯齿形、人字形厂房,高耸的烟囱、水塔以及墙上的老标语等通过设计“变废为宝”,融入到街区每一角落。


  2020年,陶溪川启动了二期以为民瓷厂等为主的保护开发工作。其中,为民瓷厂被改造成独具特色的教育和艺术群落以及商业业态,原有厂房被改造成音乐学院、立体秀场等。开发过程中,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车间、厂房红墙红机瓦、锯齿形厂房以及圆窑包、梭式窑等窑炉,球磨机等设备,管道、烟囱、配电间等工业设施都被保存了下来。


  从外表看,老厂房、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耸立,但它们的结构已经改造,功能和业态也被重新塑造。全国各地的“景漂”青年在这里聚集,国际化的艺术展和文化交流活动也常在这里亮相。


  朱益后是一名90后“景漂”,家乡在海南。2019年,他到景德镇旅游,被当地的生活氛围和活力吸引,就留了下来,学习制作陶瓷产品。“现在,我开了一间工作室,从最初的选料,到最终产品出窑,中间的一系列环节都是自己完成。”朱益后说,“参加集市并不只是为了售卖产品,还为了同行之间可以交流以及可以收获来自游客对产品的反馈和建议。相对收获,摊位费很便宜,每月仅收300元。”


  确实,吸引创业青年,让更多人融入景德镇,正是陶溪川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的理念。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力表示,希望将陶溪川打造成为年轻手工艺者的创造天堂,借由集市汇聚人群,促成手工艺者、设计师、艺术家互动。“身处陶溪川的创意集市、邑空间等,年轻创业者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包括文化资源、空间资源、精神资源。而他们的创造力不可限量。”


  ●如何借鉴陶溪川的成功经验


  4月末,陶溪川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参加在景德镇举行的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有与会者坦言,实地参观陶溪川,看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陶溪川美术馆等,大开眼界。


  关于陶溪川的成功,有过各种分析。有分析认为,陶溪川在对旧瓷厂的改造与再利用中,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契合,“新”与“旧”合理过渡,从整体园区规划到建筑室内外环境,都充分体现了对原有场地的尊重,诠释了后工业景观改造过程中如何进行取舍,又如何实现多元化发展,从而创造了一个宜人的、具有陶瓷工业文明特征的景观空间。也有分析认为,在保护利用开发的过程中,陶溪川瞄准年轻人这一目标人群,围绕青春、时尚、活力等核心元素,着力打造年轻人造梦空间,为古老瓷都注入了青春活力。


  无论是哪种分析,陶溪川引发关注都是事实。


  2017年,坐落于陶溪川文创街区的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斩获2017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获奖辞中表示,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的设计基于遗产保护的最少干预原则,改造选择的改进型现代工业美感呼应了20世纪中叶旧厂房工业建筑的形态和气息,制造出柔和的背景,而将各时期的窑炉遗存置于舞台中心。新的设计不仅尊重原先工厂的形式和尺度,也创造了与著名陶瓷生产设备的全新对话方式。


  这个分量不轻的奖项无疑为陶溪川被更多人所关注,再添一把火。


  作为以陶瓷文化为引领,活化工业遗产的典型,如何借鉴陶溪川的成功经验既是参加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的代表们关注的现实话题,也是代表们希望探讨的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未来话题。有与会代表甚至将这个话题延伸至会场外。


  “陶溪川做得很好,不仅体现了文化性,还确确实实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陶溪川是特殊的,景德镇是千年瓷都,这个背景是独一无二的。要借鉴陶溪川的经验,就不能忽略这一点。”在会后从陶溪川发布厅往餐厅走的路上,一位与会代表正说起陶溪川成功的独特背景。


  确实,陶瓷工业遗产是景德镇城市的记忆,记录了景德镇陶瓷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也承载了历代陶瓷人曾经的光荣和梦想。正如另一位与会代表回应时所说:“关于工业遗保护的利用,每个遗产所在地都在探索,借鉴已经成功的改造利用案例是必要的,但需要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实现保护利用双赢的各地答卷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是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的重要议题,有理论探讨,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的分享。


  来自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赵洪雪介绍的是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西十冬奥广场项目。“该项目在保留原有工艺流程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改造和空间更新,体现了对工业遗产的尊重和历史记忆的延续,实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利用的双赢。”赵洪雪说,“在改造过程中,为了实现科学改旧、新旧融合、绿色拆旧等目标,运用了工业遗存旧有结构加固改造创新设计技术、工业遗存装配式加建和建筑功能化改造技术等,最终实现了工业遗存与奥林匹克元素的巧妙结合”。


  来自甘肃省天水工业博物馆的冯振文展示的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另一种思路——建立工业遗产博物馆。据冯振文介绍,天水的工业遗产类型多样,时间跨度较长,内涵丰富,存续状态普遍良好。2012年,根据工业发展需要,天水出台了鼓励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政策,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就是最早搬迁的企业之一,老厂区留下的不同时期的建筑和工业设备、生产工艺、档案资料等,为这段发展史保存了“时代痕迹”。“这些宝贵的工业遗产,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承载着一代人扎根西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对于长期工作于此的建设者、劳动者及其家庭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冯振文说,“天水为保护好工业遗产,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决定利用长控厂旧址修建天水工业博物馆,并于2017年10月启动建设,2021年3月建成并试运营。博物馆陈列展览以时间发展脉络为内容设计主轴,系统介绍了天水工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形式设计方面,保留了老厂房原始的建筑结构,充分运用新科技、新技术,促进展陈与建筑相融合,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来自山西云冈研究院的代表则分享了“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中的工业文化植入”。“在云冈大景区建设中,我们坚持低碳发展、水土保持、废物利用的原则,进行了大量的工业文化植入,取得了拾遗补缺、锦上添花的效果,也为大同煤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比如,用旧石柱、旗杆座、大石块垒砌上山门道,用煤矿风筒以及绞车轮改造成冰激凌售卖亭等。”这位代表说。


  这些优秀案例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如何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双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注重挖掘工业遗存的核心价值,个性是保护利用的方式多样化。相关专家表示,应该强调的是,要让工业遗存活起来,必须要让其融入现实,处理好遗产保护与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关系。


  ●数字化助力工业遗产“活”起来


  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国家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发布5批194项国家工业遗产。


  2021年,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包括:“弘扬工业文化价值内涵”“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以及“加大传播与交流”等。


  梳理目前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将工业遗产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现代艺术区,二是建立主题博物馆,三是让工业旧址成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相关专家表示,国家工业遗产中的景德镇宇宙瓷厂、青岛啤酒厂,都将城市发展、产业调整和旅游文创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当地社区受益的工业遗产动态传承典型案例。但不可忽视的是,有的工业遗产在被改造为艺术、创意街区时,既脱离了产业需求,又割裂了园区与遗产内涵的联系,从而失去了作为工业遗产的生命力……如何将工业遗产与当地社区发展紧密联系,如何在重塑工业遗产的过程中对接城市新功能,仍需继续探索。


  在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上,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孙淼老师在平行会议“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论坛”牵头组织了工业遗产元宇宙青年沙龙。


  来自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邝远霄,介绍了上海工业遗产信息平台的设计与构建;来自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代文斌,以某矿区遗址管理平台为例,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如何赋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比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复原历史环境下生产环节开展过程,为进行待定工业环节研究与制作工艺保护提供多视角、全范围的观测能力……几名年轻人的演讲,不仅让听众觉得耳目一新,更展现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的思路。未来已来,探索才刚刚开始。


  链接


  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国家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厂房、车间、作坊、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与工业相关的管理和科研场所、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及构筑物和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业精神等。


  延伸阅读


  工信部修订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


  2023年,工信部修订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明确了国家工业遗产突出保护利用的重点区域,同时强调遗产利用应注重生态保护、整体保护、周边保护,以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理念,实现动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办法》提出,鼓励和支持大运河、黄河、长江沿线城市和革命老区、老工业城市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老工业城市搬迁改造,系统性参与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在“认定程序”章节,《办法》参考借鉴世界文化遗产评价标准等经验做法,细化完善国家工业遗产认定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并重新整合了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条件。


  为进一步促进遗产利用发展,《办法》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特色街区、影视基地等新业态,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的应用场景。


  工信部2018年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传承弘扬工业精神、发展工业文化,工信部对办法进行了修订。


责任编辑:林林

工业遗产

新生

保护利用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