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文化 > 正文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2023-06-15 10:00:48
文章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黄河沿线博物馆负责人聊“镇馆之宝”——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编者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黄河流域生态和文物保护工作。在运城博物馆考察时,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本期,我们邀请黄河沿线几位博物馆负责人分享“镇馆之宝”,通过这些珍宝的熠熠光华,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线讲述】


  千年甲骨诉说恒久历史


  讲述人: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与殷墟的科学发掘实证了商王朝的存在,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目前,甲骨文发现总计16万多片,单字数量超过4500个,成为研究殷商文化、追寻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看展出的卜甲。新华社发


  编号2172的牛骨是殷墟出土甲骨中非常精美的一片,它品相端庄大方,文字清晰优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纪念邮品中有它的身影,图书或宣传册的封面上也常请它“亮相”,还被收录在中学历史课本里,是名副其实的甲骨“明星”。这片牛骨上发现了93个单字,文字清晰,大小均匀,契刻有力。该版卜辞内容是关于田猎的。全版十一条卜辞内容相似,都是卜问商王外出打猎,是否没有灾祸。从戊子日至乙丑日,历时三十八天。


  还有一件亚长牛尊,也是我们馆的“明星”。它是商代“长”姓家族的礼器,2001年1月出土于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号商代墓葬亚长墓,是迄今为止安阳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它体态健壮肥硕,牛头前伸、双目大睁、口部微张、形神兼备。亚长牛尊的表面遍布虎、龙、鱼、鸟等神性动物纹饰,异常精美,展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正在建设的殷墟遗址博物馆,将为亚长牛尊提供更加“尊贵”的展示场所。


  从殷墟博物馆出口向东看,便是殷墟遗址博物馆,它如同一座大鼎,赫然矗立于洹河对岸。我们将大力推进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打造殷商文化研究阐释高地,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拓下宝贵印记


  讲述人: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黄培培


  青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河湟大地交融汇聚,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历史遗存。


  1995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了距今5600多年前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是一件当之无愧的国宝。这件陶盆并不大,通高12.5厘米,口径24.2厘米,底径9.9厘米,盆内满满当当地绘制了24个人物,并以11人、13人分为两组。这些人物腿部分为锥立状和分腿状两种造型,双臂向斜下方张开并依次相连,像是手拉着手一起舞蹈、连臂踏歌,这和很多少数民族跳圆圈舞的场景极为相似。尽管陶盆上的人物绘制不够细致,但视觉效果活泼饱满,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审美意趣。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舞蹈纹彩陶盆。光明图片


  无独有偶,这种连臂舞蹈类纹饰在距今11000至8000年前的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部沿岸和东南欧地区广泛出现,在北方草原地带游牧人群制作的岩画中也有发现,说明此类纹饰有着向东传播的可能。考古学家对这种纹饰有着很多猜想。其实,无论它代表的真实场景是什么,都是生生不息的河湟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团结协作、为了繁衍生息而共同努力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舞蹈纹彩陶盆是青海先民在新石器时代的浪漫,那么,这件圆銎宽叶倒钩铜矛则让人联想起青海先民踏入青铜器时代的庄严步伐。


  这件器体宽大、铸造精美的圆銎宽叶倒钩铜矛于1992年在青海西宁沈那遗址出土。它身长61.5厘米,宽19厘米,是我国目前出土最大的一件青铜矛。它的圆銎一侧铸有倒钩,正是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自西向东传播而来的体现,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黄河上游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正是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互动与交流,为两千年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这件“铜矛之最”,印证了青海在这条东西文化交流通道上的重要地位。


  甘肃彩陶讲述先民故事


  讲述人: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


  甘肃彩陶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馆藏的两件珍贵彩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旋纹尖底彩陶瓶”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施黑彩,器口为圆雕头像,发式表现极为生动,前额齐眉、向后披发齐颈,梳理得十分整齐。这种发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当广的古羌人地区很有普遍性。陶塑人头双目圆睁,挺鼻小嘴,五官端正,面庞秀丽,眼和嘴都雕成孔洞,两耳各有一小穿孔,使头像更富有表现力。瓶身图案韵律鲜明,以黑彩画出了三层横排大致相同的弧线三角纹,以及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瓶身精雕的彩陶纹饰恰似滚滚黄河水,蕴藏着勃勃生机;微微隆起的腹部,也让人联想到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母亲。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第十九届文博会上,观众在甘肃展台参观选购。新华社发


  “旋纹尖底彩陶瓶”是以旋涡纹为主要装饰纹样的马家窑类型彩陶瓶。旋涡纹是马家窑先民对奔腾的黄河水极富想象力、极具概括性的描绘,流畅的漩涡纹带动点与线,形成热烈而奔放的流动感,绘出湍急涌动的黄河之水。


  甘肃彩陶是先民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先民克服艰难、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与豪迈情怀,是黄河流域乃至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我们围绕馆藏精品彩陶做好保护与研究,申请建立彩陶文物甘肃省重点科研基地,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彩陶的基础性研究,逐步提高甘肃彩陶研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同时,通过展览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研发各类文创产品,多元展现黄河文化的深厚内涵,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多元文化自古交相辉映


  讲述人:内蒙古准格尔旗博物馆馆长刘卫军


  准格尔旗地处黄河中上游“几字弯”中,奔腾不息的黄河犹如一位母亲把准格尔揽入怀中,滋养着臂弯里的各族儿女。千百年来,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织,蒙汉文化交相辉映。从史前文明的萌发到现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准格尔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在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古城遗址不断代、文化遗存无缺失”的鲜明特点。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航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黄河老牛湾。新华社发


  走进准格尔旗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等让人目不暇接。瞧,这件“大元国内”铭白釉褐花罐,其形方唇、直口、鼓腹、平底,罐内施褐釉,外施白釉,器表绘牡丹花卉图案。它的特殊之处在于,罐体上有从右至左三行十五个汉字“至元二十二年,大元国内,二月二十日”。“至元二十二年”为公元1285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在元代瓷器纪年款落款还未形成定制的时候,制瓷者能留下如此准确的制作时间信息,在同时期瓷器遗存中实属罕见。谁能想到,这么重要的文物,竟是首任文物馆馆长李三老师在布尔陶亥苏木腮五素村搞文物调查时,用一个搪瓷脸盆、一个保温暖壶和村民换来的。


  博物馆目前收藏可移动文物1008件(套)。近年来,我们认真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研究、阐释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组织开展“博物馆知识进校园”“校园博物馆直通车”等活动,通过可形可感的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筑和谐美丽家园。


  文创“开路”文物走进生活


  讲述人:山东博物馆副馆长高震


  前不久,山东博物馆“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全新展出,亚醜钺、银雀山汉简等十件“镇馆之宝”全都在列,生动讲述了三千年齐鲁文化史。


  亚醜钺是目前全国出土制作最精美的商代青铜钺,它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钺正反两面铸有铭文“亚醜”二字。钺在发明之初是一种武器或者工具,后来逐渐演变为权力的象征物。亚醜钺器身作透雕人面纹,圆睁的双目、龇牙咧嘴的神态传递出一种不怒自威的信息,既符合商代青铜器的装饰风格,又与钺象征王权的暗示相符。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山东博物馆展出的商代青铜器亚醜钺。新华社发


  我们通过赋予其卡通化造型,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又不失可爱的IP形象,让其面目不再“可憎”。在我们博物馆推出的“鲁博冷知识”短视频里,亚醜钺“张口说话”,让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更为贴近,也让晦涩难懂的考古知识更容易被人接受。


  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我们围绕亚醜钺开发了多种网红文创产品,以及书签、帆布包、尺子等一系列生活用品,深受观众喜爱。我们还创新性地通过手游,在保留文物基本形象特征的基础上,为亚醜钺赋予动态形象,使其以AR的形式出现在游戏中与玩家互动,将历史文化信息拓展到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另一件“镇馆之宝”银雀山汉墓简牍,包括多部古籍及古佚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竹简是十分脆弱的有机质文物,对温湿度、光照等的要求很高。为了更好地保存展出此类展品,近年来,我们搭建了数字展览体系,截至目前,已经正式对外发布数字展览20多个。当人们看到这些竹简,在惊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会生发出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这,正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张胜、王胜昔、王雯静、万玛加、宋喜群、王冰雅、高平、王潇、赵秋丽、冯帆、王斯敏光明日报见习记者李春剑


  光明日报通讯员张俊军、郭晓东、张钧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14日07版)


责任编辑:林林

文物之光

中华文明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