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展览开幕日的莫拉·弗朗茨博物馆。
图②:西汉龙形玉佩,徐州博物馆藏。
图③:西汉虎头形玉枕饰,徐州博物馆藏。
图④:西汉彩绘鱼纹漆耳杯,上海博物馆藏。
以上图片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15年,匈牙利成为首个加入这一倡议的欧洲国家。6月24日,由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领衔徐州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匈牙利南部城市塞格德的莫拉·弗朗茨博物馆开幕。这一天,恰逢匈牙利博物馆日,展览开放至午夜12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打动了当日前来参观的近万名观众。展览将延续至12月31日,随后在多国巡回展出,旨在激发海外受众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兴趣、加深了解,增进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自汉开篇,华章璀璨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蕴涵广博。汉朝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同时代亚欧大陆的古罗马、贵霜、安息并称于世。在本次展览中,上博集结工艺研究部、青铜研究部、陶瓷研究部的多名专业人员商讨、研究展陈内容,确定以丝路渐成之时的汉代为主题,分为“生活的艺术”“敦睦的智慧”“信仰的光芒”和“丝路的繁盛”4个单元。玉器、漆器、陶器、青铜器、印章、石刻、钱币等百余件(组)文物精品,引领海外观众从西汉启程,穿梭千年光阴,一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华章。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汉代社会倡导亲善和睦、安居乐业,手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器物制作渐重实用,工匠们在纹饰和造型中融入对世界的细致观察与匠心巧思。展览第一单元“生活的艺术”展出画像砖、画像石、陶壶、陶灯、漆杯、漆奁、铜镜、铜带钩等文物,展现了汉代建筑、器用、妆饰等物品精巧的制作工艺。在器用类文物中,一件西汉漆耳杯上的彩绘鱼纹尤得匈方展陈人员的喜爱,被运用于展柜顶部装饰。耳杯呈椭圆形,口微敛,弧腹,平底,两侧新月形耳微翘。杯为木胎斫制,内髹朱漆,外部及耳部髹黑漆。内底中央以黑漆细描一鱼,并用深浅不同的黑漆区分髹涂鱼眼、鱼鳞、鱼尾等。鱼身修长,似在水中悠游,生趣盎然。西汉是中国古代漆器发展的高峰时期,饮酒具较食具在当时更受重视,又以漆杯为出土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器类之一。考古发现,漆杯常与卮、盘等配套,反映出汉代“百礼之会,非酒不行”的社会风俗。
建汉之初,汉代统治者实行“郡国并行制”。两汉悠悠400余年,今江苏徐州一带曾属7个不同的诸侯国,历经数十位诸侯王,是汉代中央政府为巩固统治而推行分封制度的集中体现地之一。“敦睦的智慧”单元精选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数件玉器文物,其中虎头形玉枕饰为某代楚王玉枕上的附件,由新疆和田青白玉精雕而成,晶莹剔透、虎虎生威。这批出土玉器用料精良、工艺卓著,是当时诸侯王权力和地位的写照,也是西汉早期“广彊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这一政治制度的缩影。
汉代民众对宇宙和未知世界的理解飞扬浪漫,他们想象出天空四象、飞凤游龙和神仙居所,创造了一个逍遥自在、雄奇多彩的信仰世界。“信仰的光芒”单元中的四灵纹胜形玉佩浓缩展现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佩上浅刻篆书铭文“长宜子孙,延寿万年”,并以透雕手法雕出“天之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4种具有方位意义的灵兽。“四灵”常以较为固定的方阵出现在汉代画像石、壁画、铜镜、陶器等物质载体上,寓意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玉佩所作“胜”形则来自古籍《山海经》中对西王母外貌的描述:“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由于汉代精心经营西域,与“西极”相关的西王母神话流行甚广。有学者认为,汉代民众的西王母信仰或与当时人们对希腊、罗马的懵懂认知相互关联,商人们在丝绸之路“相望于道”“相属不绝”,在这里流动的除了丝绸、玻璃器、茶叶等商品,还有文化艺术的吉光片羽。
东西交融,丝路繁盛
秦汉时期,中国已有通往南海诸国的海上运输线,西汉开始,逐步形成联通西域的陆上运输线。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横跨海陆、迤逦万里的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亚欧大陆文化交流、文明进步的桥梁,不仅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商品交易和贸易发展,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由此,本次展览特设“丝路的繁盛”单元,匈牙利亚洲艺术研究专家方天娟(本名为吉奥尔基·法伊萨克)参与策划并挑选了莫拉·弗朗茨博物馆馆藏中具有典型匈牙利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铜带饰、铜镯饰、铜吊坠、铜刀等数十件文物,时间涵盖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力图与来自中国的文物共同呈现历史上丝路沿线文明的不同侧面。
据相关史料记载,虎是匈牙利古代草原游牧民族最喜欢的动物之一,在艺术品中常有表现,反映出草原民族对强者的崇敬。在这些匈牙利文物中,4件腰带饰的制作年代与中国东周时期相当,为青铜或镀银青铜质地,装饰有“卷曲的掠食者形象”,部分可辨认为老虎咬羊或老虎咬牦牛的图案。这类纹饰图案常被中国学者称为虎噬动物纹,多见于商代晚期至两汉时期,与这批匈牙利腰带饰出土时间相近的代表文物有河北平山中山国王璺墓出土的虎噬鹿纹屏风插座、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阿鲁柴登墓出土的虎噬动物纹金冠饰和金带饰,以及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出土的虎噬羊纹金腰带饰等。学者认为,这一纹样最早形成于长城地带中段,随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往来迁徙而传播、影响多地,成为不同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缩影。
本次展览中有一副成都出土的泥质灰陶胡人面具格外引人注目,时代为东汉晚期,推测为傩舞演员佩戴使用。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乃至壁画中有大量胡人形象,他们头戴尖帽,深目高鼻,或奏乐舞蹈,或饮酒献宝,或驯狮牵骆驼等。胡人的到来为汉代艺术带来新鲜的文化因子,例如悠扬婉转的横笛,“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的箜篌,都成为中原的常见乐器,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便有刘兰芝“十五弹箜篌”的描写,足见当时来自西域的乐器已经进入中原寻常百姓家。
以文化人,大道同行
“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是上博“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的首展。过去几年间,上博与匈牙利文博机构合作紧密:2017年6月,上博举办“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通过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的149件(组)馆藏精品,见微知著地展现出匈牙利这段时期的历史和艺术风貌;2019年6月,上博与匈牙利中央银行和雅典娜智慧之家基金会在布达佩斯共同举办“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和匈牙利:钱币的旅程”展,陈列了公元前2世纪至今共190枚各具代表性的两国钱币,从丝绸之路上出现最早的古钱币到当下流行的移动支付,勾勒出货币的漫长发展历程。
回顾过往,自1952年建馆以来,上博已赴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90余座城市,举办了近150场出境展览,累计外展文物超过7000件(组),观众总数超过2000万人次,多层次、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策划出境展览时,上博特别注重对于艺术和艺术史的研究呈现,强调自主策划、共同策展,提升与世界博物馆界对话的能力。
2018年3月,上博与法国塞努奇博物馆共同策办的“中国芳香:中国古代的香文化”展在巴黎举行,陶瓷、绘画、青铜,一件件精美器物细致入微地体现香融入中国古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展览将中国香文化和法国香文化并置展出,体现两种香文化的异同,广受海外观众欢迎。2021年9月,上博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特展,展出馆藏68件(组)展品,时间跨越1500余年,展现了器型多样、造型丰富、纹饰瑰丽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完整呈现了中国青铜器的发生、发展、演变轨迹,阐释了青铜器的历史、艺术与科技价值,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对东亚文化圈的深刻影响。2022年2月,由上博自主策划的“取材幽篁体:中国竹刻艺术展”赴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展出,遴选的60件中国竹刻精品的时代横跨17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中叶,系统展示出中国竹刻的艺术特色与工艺特点。在这一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引领下,海外观众走进由中国传统工艺与江南文人美学构成的艺术世界,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与风雅。
展望未来,上博将继续推出聚焦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卢浮宫等世界知名文博机构展开合作,引进高质量海外展览;继续推动与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和水下考古调查;继续组织策划上博文化“走出去”品牌——“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通过博物馆推进以文物为载体的交流互鉴,有助于进一步拉紧不同文明之间的人文纽带,促进不同文明民心相通。在这一过程中,上博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版图中的深度与广度。(褚晓波)
(作者为上海博物馆馆长)
《人民日报》(2023年08月09日17版)
“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