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文化 > 正文
用青白瓷讲好景德镇千年故事
2023-08-25 08:51:31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用青白瓷讲好景德镇千年故事


  ——南市街遗址群保护开发调查与思考


  作者: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组长:郭建晖;成员:王广兵、谢永芳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历经千年而不衰,工业遗存和古瓷窑遗址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跨度之长世所罕见。南窑、南市街、湖田窑、御窑……这些文化遗产见证和记录了瓷都悠久的陶瓷文化。近年来,景德镇充分利用陶瓷文化优势,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了代表百年陶瓷工业史的网红打卡地——陶溪川文创街区、代表六百年御窑史的文化新地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但溯源瓷都一千年前制瓷历史根脉的文旅产品相对稀缺。为深入挖掘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价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重要指示精神,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研究课题组围绕景德镇南市街遗址群保护开发、怎样用青白瓷讲好景德镇千年故事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如何守正创新激活“千年瓷元”提出对策建议。


  “千年瓷元”亟待激活重生


  在景德镇,“南市街”是一个行业内家喻户晓,却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名字。该地名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编撰的《浮梁县志》上,因地处浮梁县南部,沿窑成市、聚集人居、形成街市而得名。南市街是青白瓷的创烧地,青白瓷让景德镇名扬天下,并得饶玉之美称。由于海外陶瓷界普遍将青白瓷视为景德镇的成名之作,南市街也被称为青白瓷的故乡和景德镇的“千年瓷元”。


  南市街遗址群的分布状况和历史变迁


  南市街是一个自然村,隶属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寿安镇朱溪行政村,距景德镇市区14公里。南市街古窑遗址坐落在村南端,遗存分布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目前景德镇市已发现的单体面积最大的窑业遗存,因尚未进行过重点调查和正式考古发掘,1983年仅被认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少专家依据遗址规模和地面采集的部分遗物标本分析认为,南市街古窑遗址的价值和意义应不亚于1972年试掘、1982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湖田窑。


  南市街遗址群是指以南市街为中心,在寿安镇形成的一个大规模青白瓷生产集群(狭义的南市街指的是南市街村,广义的南市街指的是南市街遗址群,本调研中将南市街遗址群简称南市街)。该遗址群集中分布于小南河流域,覆盖了现浮梁县境内的寿安镇以及湘湖镇的个别村庄,含上百个重要的千年古瓷窑遗址,面积约30平方公里。《景德镇文史资料第24辑》记载,南市街初步出土的青白瓷胎骨纯白细腻,釉面光洁滋润,釉色有淡青、水绿、粉青、浅绿,均呈色较佳;青白瓷产品有碗、盆、壶、盏、盏托、粉盒等,器物造型和胎釉与湖田窑宋代产品相似。整个北宋时期,景德镇青白瓷一直是宫廷用瓷的组成部分,瓷器贸易也十分活跃。“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村村陶埏,处处窑火”,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青白瓷制品取代其他质地的器皿,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向大众化。


  到南宋中期,由于瓷石枯竭和交通条件限制等原因,南市街窑业开始转移。至元代,南市街窑场终烧,退出历史舞台,南市街的工匠携青白瓷制瓷技艺随窑业和制瓷中心的变化发生代际转移,先后进入到周边窑场和景德镇市区的窑场,成为明清御窑制作体系的奠定者。


  今日南市街已不复当年窑业繁盛景象,留在青山绿水间的,只有原料开采遗迹、码头运输遗存和大量遍布山野的制瓷烧瓷遗址。放眼望去,山间、田间、河边高达或深达数米的窑业遗存呈带状分布,匣钵和瓷器残片俯拾皆是。除鸿兴等个别村镇仍有市级非遗传承人在用古法生产釉灰,当地已基本没有制瓷生产。目前,南市街所处的寿安镇内居住有户籍人口约2万人,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业,村庄依山而建、傍河而居,被广袤的稻田和葱郁的绿树所环绕,山、水、林、田、路大致呈圈状分布,一派田园风光,静谧美丽。


  南市街遗址群的地位贡献


  如果说景德镇是一条承载千年历史的陶瓷文化长河,南市街则是这条河流的重要源点之一,它作为景德镇早期最大的制瓷中心和贸易中心之一,与湖田窑、湘湖窑共同拉开了景德镇“瓷都”千年兴盛之路的序幕。


  南市街是景德镇最大窑业遗存地,筑就千年瓷都根基。1987年出版的《景德镇文物志》显示,景德镇域内保存尚好的窑业遗存有157处,南河流域(包括小南河)有136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文江在实地考察中统计,景德镇30多个自然村136个点发现青白瓷窑场,延绵近百里,其中南市街占三分之二;经寿安镇政府近两年调查,镇域内仍保存有100多处遗址点。经初步调查,现南市街遗址群仅露出于地表,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窑业堆积,至少有8处。


  南市街是中国青白瓷创烧地,代表全国一流水平。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釉色青中泛白,白中显青得名。宋代是中国青白瓷大放异彩的时代,景德镇窑凭借青白瓷生产工艺的飞跃和突破,一举成为冠绝群“窑”的宋代六大窑系之首。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争相仿制景德镇青白瓷。原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经充分调查比对研究后认为:“南市街烧造的青白瓷,产品较精良,居于景德镇宋代诸窑之上,反映了景德镇在当时的最高制瓷水平。”


  南市街是宋代青白瓷出海地,书写中外文明互鉴故事。宋代,海外贸易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来源,产自景德镇的青白瓷是外销瓷主力品种之一。从宋代到元初数百年间,南市街所产青白瓷依小南河入昌江、进鄱湖、通长江、达东海,再经宁波、杭州、扬州等地运往海外,远销50多个国家,以“器以载道、道器合一”的方式不断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迄今为止世界上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上,发现了大量古代瓷器,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景德镇青白瓷。


  千年文化急需保护传承


  南市街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由于南市街古瓷窑遗址群规模庞大,目前大量古窑遗址未得到详细调查、科学考古发掘和标准化、系统化保护。部分遗存表层被开辟成了农田或其他生产生活用地,城镇化建设占用、村民建房占压、道路修建铲毁、个人盗挖采掘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南市街村为例,与20年前相比,当地窑包遍布、一望无际的震撼景观难以看到,当年的一些古桥、古石板路、古牌坊等遗迹有的已经消失。目前,南市街的文化价值研究还不够充分,与其历史地位不相匹配;南市街的定位和定性,还有待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的实物资料和断代标尺。


  南市街复兴青白瓷文化的时代价值。青白瓷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趣。“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世人对景德镇青白瓷独特风格的经典评价;青白瓷的出现掀起了“以瓷代玉”审美新时尚,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追求和文化品格;青白瓷的“素简”等艺术表征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态文明理念、哲学思考和东方美学。青白瓷代表中华陶瓷手工业创变,蕴含强大生命力。青白瓷甫一出现就深受人们喜爱,成为畅销商品。据原景德镇市政府办工作人员回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韩国陶瓷爱好者与陶瓷艺术家,就不远千里来到南市街探秘,成为“洋景漂”现象的先声。近年来,一些青年艺术家选择将工作室落户南市街,在宁静的乡村汲取创作灵感,延续青白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目前,景德镇多家青白瓷生产企业产值均在百万元以上。


  南市街复兴青白瓷文化的比较优势。在景德镇“千年文化带”上,与南市街处于同时期形成了制瓷中心的还有湖田、湘湖等窑场,但综合比较,南市街因资源禀赋突出和开发空间范围较广,最适宜作为景德镇青白瓷文化复兴的核心区域进行打造。南市街位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新平先行区核心区域,属于先行先试地带。基于南市街的重要历史地位,2021年,包含南市街在内的小南河流域陶瓷遗存的调查发掘已纳入《江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曾经对南市街进行过十余年田野调查的专家表示,根据初步调查和研究在当地获取的瓷器碎片,南市街制瓷史的起源有望比现有文献提前200年,溯源到唐代。


  南市街谋划“一眼千年”打卡点,业态独特。与景德镇其他遗址相比,南市街遗址群保护相对完好,具备源头性地位、原真性状态和原生态场景,适合开发大型户外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博类场馆和复古、怀旧、探幽类沉浸式体验项目以及民宿产品,打造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全新旅游业态。这类乡村遗产地与位于城市的陶溪川、御窑、三宝等景点在气质和功能上有较大差异,如陶溪川和三宝的定位偏重于现代文化创意街区打造,御窑偏重于文博器物、街巷里弄文化展示与城市民宿营销,南市街的开发可与上述遗址点进行错位互补、联动发展。


  文化IP开发呼唤守正创新


  如何用青白瓷文化讲好景德镇千年故事,抢抓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这一战略机遇,需要科学定位,高点起步,做好南市街的传承保护和规划设计,用好“南市街”这个超级文化IP,打造一批标杆性文旅融合项目。


  高规格做好传承保护文章,让南市街活起来。对南市街的调查发掘,建议由景德镇市、浮梁县牵头,联合景德镇陶瓷大学等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省外考古力量,对南市街遗址群开展考古课题研究,摸清遗址群分布、保存和四至范围,了解重点窑址坐落、年代、产品类别、纹饰、装烧方法等基本情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域内重点窑址进行试掘,尽快形成南市街遗址群抢救性考古发掘方案。建议江西省文物局给予相关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与国家文物局沟通考古发掘申报事宜,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揭开南市街历史面纱,还原其历史坐标。将南市街遗址群保护工作纳入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新平先行区总体规划。实施南市街古窑遗址遗迹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维护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高品质建设特色文化街区,让南市街火起来。南市街拥有丰厚的青白瓷文化资源,周边文化景观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展示空间良好,具备规划建设一条特色文化街区的先天条件。建议在南市街自然村附近,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要求,发掘南市街故事,激活南市街记忆,找回遗忘的老街巷、老建筑、老字号、老地名和消失的生活习俗、生产场景,建设一条以青白瓷为主题的高品质特色文化街区,复原出宋代南市街街景及商业景象,于建筑景观、经营业态中深度植入陶瓷文化和旅游元素,形成由本地原住民、陶艺精英、中外“景漂”、陶艺爱好者、旅居者、游客等共生的青白瓷创意产业集聚区。


  高起点打造窑址上的村落,让南市街富起来。依托南市街窑业遗存和山水田园生态,以“陶耕”文化为主题,对遗址群周边村落社区、人居环境、道路交通、空间布局等进行修复改善提升,集聚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建设一批文化内涵丰富、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美好宜居、乡风习俗淳朴的古窑址上的村落。实施一村一品、艺术家驻村、乡建特派员、社区营造等计划,开展“景漂景根”人才引流工程试点,引导各类艺术家、设计师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文艺创作,培育青白瓷创客示范基地,指导南市街村民在村落社区中建设陶艺工坊、民宿、村史记忆馆、“陶耕”文博馆等,复原“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原生态景象。


  高标准规划文化遗产廊道,让南市街美起来。将小南河流域沿线的青白瓷古窑遗址、风物遗迹、民居建筑、人文场馆、历史事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单体文化资源串联成青白瓷文化廊道,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数字再现等工程,形成沉浸式文化消费新场景。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策略,配套建设南市街窑址风景道、田野步道、观景平台,自驾车营地、青白瓷主题博物馆、青白瓷文创基地、研学营地、文化广场等一批开放式文化设施。优化南市街区域发展布局。突出“古窑、古瓷、古村”三大特色,串联寿安、湖田、湘湖三地资源,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业态共生,通过三地融合联动发展,共同擦亮景德镇青白瓷文化“金名片”。


  对景德镇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思考


  南市街在瓷都众多文化遗存中具有代表性,激活南市街对景德镇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具有示范性。结合南市街调研情况,课题组对景德镇抓住国家试验区重大机遇,进一步推进“两地一中心”战略深入实施作如下思考:


  以更高站位深化陶瓷文化研究。摸清家底,对景德镇遗址资源库进行全面更新。陶业遗存是景德镇独一无二的国际性文化现象和艺术特征,让世人得以穿越时空,知史鉴今。目前,景德镇市介绍古窑遗址现状的文献多出自20年前的考古调查成果,近20年来,随着城乡经济高速发展,景德镇窑业遗存保护,尤其是乡村遗址地的面貌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亟须对全市陶瓷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调查。


  以更佳创意擦亮千年瓷都金字招牌。提升品牌,对景德镇城市IP进行立体设计。陶瓷文化是举世无双、不可复制的独特资源,在地文化IP化、品牌化、商业化,是景德镇作为创新创意都市所欠缺的部分,也是景德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与世界对话新平台“塑形铸魂”的薄弱点。讲好品牌故事,需要对“美景厚德镇生活”进行文化解构,需要讲清楚景德镇千年手工业城市品牌的内涵、用金木水火土特殊材料合成的城市品质、由瓷器精神铸造的景德镇品格,继而有步骤地组织内容生产、品牌传播、IP产业化。


  对景德镇文旅规划进行全域优化。随着乡村陶瓷文化复兴与城市更新,景德镇文化旅游产业的家底逐渐变厚,同时,在新政策与新技术驱动下,景德镇打造全域旅游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制定相关规划时要与时俱进,在一流的坐标系中进行动态整合和优化,明确城区和县区各板块功能定位,联动周边设区市优势资源,破除城乡、景点景区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进而带动景德镇市全域协调发展。


  筑巢引凤,使景德镇人才招引形成虹吸效应。要让乡村更具吸附力,需要政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创,出台政策,拿出干货,鼓励文艺青年和乡村创客下乡,让散落在全城乃至全球的艺术家、设计师、陶匠形成常态化部落式集聚,让陶瓷文化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吸引物,让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燃烧得更旺。


  对陶瓷文化“走出去”进行战略布局。以对话世界为试验区使命责任,应组建陶瓷文化国际传播全球化运营团队,从资源、内容、渠道三方面全方位布局;发挥数量庞大的“景漂”特别是“洋景漂”作用,用心、用情讲述瓷都千年故事,将青白瓷文化和南市街推广到世界各地,传播东方美学和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交流创造更多精彩。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4日07版)


责任编辑:林林

青白瓷

景德镇

南市街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