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晓霞《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9月04日第11版)
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开展期间,工作人员在青海进行调查。(资料图片)国家文物局供图
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被誉为“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的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的龙门石窟……作为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以及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中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涵深厚。
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中国石窟寺“家底”得以摸清。据2021年公布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85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3361处,另有新发现635处。
石窟寺保护一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内容。近10年,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石窟保护系统思维逐渐确立,石窟考古研究、保护技术理念等诸多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石窟寺保护也面临一些挑战。
保护工作面临新挑战
石窟寺文物包括石窟建筑、摩崖造像、窟龛、壁画、彩绘等多种类型,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以及云冈石窟等都是中国石窟寺世界遗产地代表性景观。
在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石窟寺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包括:石窟寺文物安全风险高,容易受地质灾害、生物病害影响和人为破坏;保护基础薄弱,中小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不足;应对岩体风化、渗水、结构失稳等病害的关键保护技术尚未突破;系统考古研究不足,价值发掘阐释和展示利用水平不高等。
日前,在重庆举办的、由国家文物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聚焦的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与会专家表示,由于石窟寺在赋存环境、主体构成、建造材料等方面的特殊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会大于其他门类的文化遗产。气候变化不仅会加剧文物损害或损毁的风险,还会加速文物信息的衰减,这对石窟寺保护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克忠从事石窟保护研究工作60余年。他表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既是石窟保护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热点,也是石窟保护实践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长期气候变化、极端气候频发等对石窟长期保护的影响,以及“双碳”背景下石窟保护的理念技术实施的完善与提高,对石窟保护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黎方银强调,面对日益变化的气候环境和更加复杂的石窟寺病害因素,需要以跨领域、跨学科的视野,在保护理念、保护措施、保护技术、保护材料等方面与时俱进,以应对和最大限度降低气候变化对石窟寺保护的影响,特别是要更主动地做好常态化的预防性保护。
为保护注入科技力量
在石窟寺的保护过程中,科技的身影随处可见。
相关专家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是中国全面开展石窟寺保护的20年,一大批重要石窟得到抢救性保护。同时,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集中进行了风沙治理、壁画修复、渗水裂隙灌浆、壁画数字化等综合性保护工作。近10年,石窟寺病害机理研究、勘察技术、保护加固技术和展示利用技术快速发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模式逐步确立,石窟寺保护中,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据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多年来,敦煌莫高窟陆续实施了一批本体保护、崖体加固、环境整治等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约7000平方米壁画修复,29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并建立了完善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保护项目的实施使莫高窟的文物保护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苏伯民表示,长期以来,敦煌研究院依托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逐步形成了古代壁画彩塑、石窟寺及土遗址保护加固、石窟监测预警、石窟文物数字化等成套关键技术体系。“未来,敦煌研究院将持续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的监测、研究,不断完善预防性保护体系,确保敦煌石窟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
科技进步不只推动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在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上,围绕“石窟寺科技保护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进展”议题,与会专家介绍了各自关注领域的进展: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基于现有石窟寺表面风化研究成果,全面调查分析陇东、陇南、陇中、河西和陕北地区52处石窟寺病害及其分布特征,通过调查结果及关系模型形成石窟寺保存状态与赋存环境关系的区划图;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得煊对干旱地区的石窟寺病害无损检测与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专门设计了一种主动热激励装置来评估翘起剥落病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丽慧通过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页岩纹层厚度的分形特征,建立了融合层面与裂隙网络的页岩跨尺度结构模型,实现了从米级到微米级全尺度下的页岩精细结构模型刻画。
重视开展国际合作
参加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专家认为,石窟寺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研究和技术的综合工程,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增多,突发性气候频发,石窟寺保护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石窟寺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石窟寺保护是国际文化遗产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中国和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的专业机构在石窟寺的考古发掘和保护研究上都有过有益的合作。
以大足石刻为例,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仅开展了广泛交流,还合作开展了“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等项目,为实现大足石刻的长远保护与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专家表示,进入21世纪后,我国文物保护理念与国际理念开始碰撞融合,既重视文化遗产价值的科学评估、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也注重遗产周边环境保护与整治等,尤其关注到气象因素对石窟的影响。石窟寺的保护利用涉及考古、历史等人文科学,以及工程地质学、材料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在石窟寺保护研究中要运用多种科技手段,重视多学科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基地建设等。
中国在石窟寺保护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受到国外专家的肯定。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考古与博物馆局局长阿卜杜勒·萨玛德认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非常慎重和专业,尤其在数字建档、活化利用以及文物本体的修复工作方面,都令人印象深刻。
延伸阅读
除传统实物展示外,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一直积极探索石窟寺展示新方式,如莫高窟的“数字敦煌”“虚拟洞窟”,龙门石窟的“万佛洞三维数字虚拟现实体验”等,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展示石窟价值内涵和艺术特色,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让石窟寺变得可移动、更亲近。
链接
日前,在重庆举办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上,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在石窟保护目标与发展愿景方面达成如下共识:
一、重申国际理念。我们呼吁多学科交叉融合,倡导以石窟寺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为一体的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
二、开展保护行动。积极制定保护规划,有序实施保护项目,加强石窟寺监测预警,提升石窟寺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开展预防性保护,最大限度降低和消除极端气候条件对石窟寺造成的灾害性破坏,增强石窟寺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切实保护好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应更多地关注中小石窟的系统性保护。
三、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深化跨学科合作;关注石窟寺考古和数字技术在文物信息保存和价值阐释等领域的作用和潜力。
四、加强风险防控。倡导石窟寺安全风险精准监测与防控,关注长时序多场耦合监测数据挖掘,提升石窟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五、助力可持续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石窟寺保护利用和多渠道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尝试遗产地社区参与石窟寺遗产日常管理的机制体制。
石窟寺
文物保护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