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3C > 正文
5G手机、套餐费会越来越便宜吗?
2020-11-04 10:20:53
文章来源
IT时报

  摄影/冯诚杰

  

  30秒快读

  

  1、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5G用户群体,上海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5G用户群体。

  

  2、目前,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5G套餐价格暂时稳定在100元/月以上,远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运营商来说,5G消息、视频彩铃......套餐之外还有万亿市场。

  

  超60万个基站、超1.6亿5G连接用户数,中国已拥有全球最大规模5G网络和最大规模5G用户群体。上海的5G建设规模,则处于全国第一水平、全球第一阵营。至今年8月底,上海5G套餐用户数达617万,全国第一。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最大规模的5G网络,会推动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具创造性和竞争力的5G消费市场吗?

  

  答案是肯定的。5G时代,中国的赶超将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技术、生态、应用上,也体现在消费端。5G消费将扮演信息消费发展中最重要的增量角色,同时也是缩小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人均信息消费水平差距的关键。

  

  5G消费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已知的定量,如5G手机及套餐消费,另一方面未知的变量,5G泛智能终端消费以及5G消费应用的发展,带来极具想象力的空间。

  

  01

  

  5G硬件市场 万紫千红才是春

  

  手机,是大多数人接入5G的首选载体,这让5G手机毫不费力地成为5G消费的第一对象。同时,智能手表、手环、VR、智能眼镜甚至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型5G终端,则为5G硬件消费市场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5G手机明年会大规模普及

  

  在苹果iPhone 12正式上市后,全球所有主流手机厂商全部开启5G模式,5G手机正成为5G消费市场中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摄影/冯诚杰

  

  中国拥有全球最成熟、最高效、最庞大的手机终端研发和制造产业链,同时也是5G手机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9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达1399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0%;上市5G新机型达26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4.8%。在上海,这个数字更高,南京东路华为旗舰店的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当然选5G!大多数人都会买5G手机。”

  

  

  图源/中国信通院

  

  在中国市场,国产手机品牌是5G消费的绝对推动力,市场占有率超过92%,目前华为、小米、OPPO、vivo已经发布了几乎全价格段的5G手机。近期,随着华为苹果新机预售火爆,5G换机潮有望推动智能手机消费升级。

  

  浦银国际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征战全球》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品牌全球5G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1.59亿部,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达到3.46亿部与5.09亿部,该数字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开始,5G手机将全面实现普及,在4G终端库存消化殆尽后,绝大多数新购机者都将选择5G手机。

  

  泛终端成为X变量

  

  对可穿戴、VR等新型5G终端来说,它们并不是市场新进入者,已经蛰伏了一段时间,在耐心地等待着一夜爆红的机会。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VR体验店涌现街头,赛车、射击、4D电影百花齐放,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消费者会立刻欣然接受,5G消费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靠体验投票的消费者手里。

  

  摄影/冯诚杰

  

  根据《毕马威2020科技行业创新》报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开创了远程办公和远程消费者互动的新时代,市场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虚拟现实。所有企业都加大了对VR的投入,谁也没有想到,游戏玩家手中的利器正在企业级市场更快地展现自己的魅力。

  

  调研分析机构IDC在《VR产业研究白皮书》中预测,商用VR市场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到2024年,中国商用VR市场规模将达到921.8亿,约为2020年的3.8倍,教育、零售、制造、建筑及服务业成为VR市场主要力量。

  

  图源/IDC

  

  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是潜在的5G海量市场的入口。

  

  IDC《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224万台,同比增长6.1%,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35万台,同比下降4.9%。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定义的分歧仍然左右着市场,而且可穿戴市场还没有进入相对成本更高的5G时代,这也影响着其在5G消费市场的潜力。

  

  图源/IDC

  

  未来,只有百花齐放的终端生态才能撑得起更广阔的5G消费市场,而更多类型的5G硬件同时意味着更多类型的适配应用和生态,5G硬件仍是5G消费的基石。

  

  02

  

  流量消费:套餐内外“花开两朵”

  

  流量消费是5G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买一部5G手机、办一款5G套餐是5G生活的基础标配,当数以亿计的用户完成5G迁转,并开始使用5G套餐后,5G消费的新增量在哪里?

  

  “平滑过渡”5G套餐

  

  5G套餐费会涨价吗?当然不可能。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将持续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推动电信运营企业通过优化套餐设置逐步降低流量的资费水平、信用购机等举措,带动5G的消费。

  

  工信部明确表态将继续推动套餐流量资费降低,并以此拉动5G消费市场。目前,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5G套餐价格暂时稳定在100元/月以上,在上海某电信运营商的营业厅,工作人员肯定地告诉记者:“最低的5G套餐也要129元,没有更便宜的了。”

  

  摄影/冯诚杰

  

  不过,5G资费整体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对于成熟的家庭用户来说,升级5G套餐的成本最低仅需几元到十几元,甚至免费平滑过渡至5G。

  

  不仅如此,三大电信运营商还在5G套餐中填充了大量应用,这也变相为消费者节约了互联网生活开支。目前,国内5G资费在全球各国5G资费中处于中低水平,远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客观来说,5G套餐并不会增加通信用户的消费负担。

  

  资深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目前5G套餐尚处于过渡期,运营商可能会在第四季度推出更具灵活性新价格服务体系,“既包含高价5G套餐,也包括低价版本,并以此吸引到更多用户。”

  

  未来,运营商依然需要依靠时间和庞大的用户群来逐渐压降5G网络投资带来的成本压力,但5G套餐的资费体系长远来看,至少从价格来说,不会比4G时代更贵。值得一提的是,电信运营商的价格布局在全国范围内显得更加灵活,一些内陆地区的5G资费会比北上广深下降得更快。

  

  套餐外的万亿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数达到1.13592亿户,中国电信为6480万户,虽然中国联通暂未公布5G套餐用户数,但行业普遍认为其5G套餐用户数可能略低于中国电信。粗略估计,目前中国5G套餐用户数已经超过2亿户。

  

  如何提升每个5G用户ARPU值(月平均收入)是摆在三大运营商面前的同一道题,不过基础套餐和流量资费并没上涨空间,“非基础套餐”收入成为运营商收入多元化创新的蓝海。

  

  目前,电信运营商视线之内已经有几个选择对象,例如5G消息、视频彩铃等。其中,视频彩铃俨然是十多年前彩铃的升级版,而该业务曾让运营商赚得盆满钵满。

  

  图源/网络

  

  5G消息则被看成是短信的5G形式。2015年之后,由于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的普及,短信一度被打入“冷宫”,而随着行业应用的兴起,2018年之后,短信业务再次红火,仅当年就达到7500亿条,超过九成都是行业短信,而这也大大加强了业界对5G消息在行业端应用的信心。

  

  中国电信增值业务中心5G消息运营部总经理杜成新认为,未来5G消息有三大前景,一是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AI智能应用领域;二是可能成为最便捷的智能搜索服务平台;三是有可能成为最丰富的数字以及信息消费平台,“三大运营商用10年时间打造了400亿规模的传统行业短信业务,5G消息则可能带来千亿级收入的商业机会。等到下一个十年,待终端普及以及AI成熟之后,对于生态链来说,将是一个万亿级的机会。”

  

  记者手记:“第四消费时代”将一夜到来

  

  日本作家三浦展撰写的《第四消费时代》中,明确为消费升级进行了时代划分:第一消费时代,商业形态开始形成,百货业态在大城市兴起;第二消费时代,制造端、渠道端与品牌端分工明确,大量商场和超市跑马圈地;第三消费时代,以个人为单位,消费服务化、便利店兴起(包括外卖)、部分品牌高端化;第四消费时代,消费分众产生,消费回归理性(返璞归真、高质量消费需求)、新渠道兴起。

  

  无疑,5G消费属于“第四消费时代”,但一个消费回归理性的、返璞归真的新型消费时代何时才能真正到来?如上海这样的消费之都离“第四消费时代”还有多远?

  

  也许机会就藏在那些“非手机”和“非套餐”的市场增量和未知可能性中,在3G、4G时代,产业界从来没有成功预测过新型杀手应用的先例,“黑马”最终在时代的风口大放异彩并彻底融入日常生活,5G消费的“黑马”藏在哪里?我们并不知道。

  

  不过不要紧,就像你从不知道婴儿何时长出第一颗乳牙,你也不知道秋天的树叶何时一夜就变成了金黄色,变化就在不经意之间,但绝对比你预料的更快、更突然、更令人欣喜。

  

  作者/IT时报记者 王昕


责任编辑:陈诗霭

5G

手机

套餐费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