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3C > 正文
VR/AR可穿戴设备能否“拯救”电子市场
2023-04-24 09:40:33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左鹏飞


  随着内置传感器、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快速进步,数字技术对生理状况和身体活动的计量能力不断提升,可以更好地捕捉眼球运动、触觉感知、情绪反馈等人类行为,加之人们对数字化生活的要求持续升高,推动着人机交互界面朝着人性化方向加速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穿戴设备的交互性不断提升。


  这段时间,苹果公司正在研发的一款新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可穿戴设备——智能戒指再次引发市场对VR/AR可穿戴设备的关注。据悉,用户通过佩戴这款智能戒指,就可以实现与VR/AR场景的交互。


  目前的VR/AR可穿戴设备都有哪些不同的类型?这些可穿戴设备是如何实现与真实世界互动的?在元宇宙热度减缓的情况下,VR/AR可穿戴设备产业前景是否仍然一片广阔?


  手持和头戴是两种主要类型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VR/AR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迅猛,品类日益增多,功能不断完善,产品市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从应用部位来看,VR/AR可穿戴设备主要有两种类型:手持式和头戴式。


  手持式VR/AR可穿戴设备通过与手部动作结合,可实现在VR场景下的相关操作,如屏幕切换、页面滚动、文档浏览、画面叠加等,为用户提供更具真实度、更有沉浸感的体验,主要产品类型有智能戒指、触控手环、数据手套等。目前,这类设备呈现轻薄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具有便携性强、实用性高、同步性快等特点,可以帮助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群体迅速开启VR场景,提升从业人员的空间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广泛的虚拟协作。


  头戴式VR/AR可穿戴设备,通过与头部、眼部活动相结合,让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官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为用户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并通过反馈手套等工具实现虚拟世界中的一些相关操作。主要产品类型有头盔、眼镜、眼罩等。目前,这类设备呈现片式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具有临场感强、互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游戏、培训、医疗、制造、科普等领域,能够帮助用户或相关行业从业者在一个逼近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开展相关活动,如操控虚拟物品、远程设备检修等。


  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交互性


  VR/AR可穿戴设备本质上是一种能够对人类身体活动进行可视量化与功能延伸的工具。随着内置传感器、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快速进步,数字技术对生理状况和身体活动的计量能力不断提升,可以更好地捕捉眼球运动、触觉感知、情绪反馈等人类行为,加之人们对数字化生活的要求持续升高,推动着人机交互界面朝着人性化方向加速发展,VR/AR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性不断提升。从技术类型来看,VR/AR可穿戴设备与真实世界进行互动主要方式有以下5种类型:


  其一,体感交互。体感交互技术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对人类肢体语言进行建模与应用,即通过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手段,对头、手、眼、颈、足等人体不同部位的活动进行识别和编码,然后将其转化为虚拟场景中的操作指令。例如,苹果智能戒指就是典型的手势交互技术,通过手上的智能戒指检测和感知用户手势及轨迹位移,从而实现虚拟场景中的相应操作。


  其二,眼部交互。眼球追踪技术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对眼部信号进行建模与应用,即通过视觉动作捕捉等技术对眼球运动、虹膜角度变化等眼部细微变化进行追踪和编码,并在虚拟场景中得到实时响应,实现用眼睛操作界面的目标。这类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


  其三,触觉交互。触觉感知技术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对触觉感知进行建模与应用,即通过触觉信息增强等技术对软硬、冷暖等人体的具体感知进行计量与编码,并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感受。这类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柄、触摸屏等。


  其四,语音交互。语音交互技术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对语音进行建模与应用,即通过自然声学仿真等技术对语音内容、声调等进行识别和编码,实现人与程序世界通过自然语音进行信息交互。这类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VR耳机、智能玩具等。


  其五,脑波交互。脑波交互技术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对脑电波进行建模与应用,即通过脑机接口等技术对脑电波活动进行识别和编码,构建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新型信息交互方式。人机融合是VR/AR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脑波交互技术是实现人机融合的基本路径。这类技术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交互效果已经在实验室得到验证。


  产业进入成长关键期


  当前,元宇宙热潮退去,逐渐进入理性发展期,VR/AR可穿戴设备产品也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寒流。根据国际数据公司数据,2022年全球VR/AR头戴式设备出货量仅有880万台,同比下滑20.9%。


  但是从长远来看,在市场、技术以及消费三重动力的推动下,VR/AR可穿戴设备产业正在步入成长关键期,未来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传统消费电子市场日趋饱和。市场需求是VR/AR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消费日渐疲软,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并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部分品类产品销量甚至大幅下滑。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29%。在此背景下,为把握消费电子产业升级机遇,整个消费电子领域企业正在寻求市场爆点,探索打造标志性的新产品,而VR/AR可穿戴设备有望接过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大旗。


  其次,新兴数字化技术不断成熟。数字技术赋能让可穿戴设备能够实现身体数据的可视化呈现。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芯粒、核心算法等新兴数字技术加速进步和成熟,在VR/AR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可穿戴设备的性能,给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体验。同时,伴随着应用场景和内容生态的持续丰富,VR/AR设备的网络连接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不断凸显,将会吸引更多用户、厂商和平台加入到VR/AR可穿戴设备产业生态圈。


  最后,居民消费观念日益更新。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VR/AR可穿戴设备逐步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场景中。通过VR/AR可穿戴设备,人们可以进行生活记录和个人数据分析,有效实现自我量化,推动“身体状态与行为活动数据化”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趋势。同时,VR/AR可穿戴设备能够有效助力个人的健康管理、运动监测、社交互动等日常活动,并随着设备功能的拓展与升级,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和偏好。因而,消费者对VR/AR可穿戴设备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都在逐渐上升。


  伴随VR/AR相关软硬件产品的不断更新和迭代,未来其将主要应用于4类落地场景:第一类是个人生活场景,主要包括影视娱乐、社交游戏、运动健身、线上会议等。第二类是工业制造场景,主要包括工业设计、设备操作、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安全巡检等。第三类是数字医疗场景,主要包括远程手术、医学培训、虚拟医疗、远程监护与监测等。第四类是商业服务场景,主要包括数字营销、产品销售、客户服务、智慧应答、智慧旅游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隋子健

VR/AR

可穿戴设备

电子产品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