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教育 > 正文
大学的每一份走心,足以让毕业生倍感暖心
2020-07-22 09:20:48
文章来源
人民网

  历史注定会铭记2020年这个特别的年份,全国874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也不会忘记这个特殊的毕业季。

  

  疫情肆虐,人间有爱;疫患未消,学府情重。

  

t01592de9abc8803895.jpg

 

    这个毕业季,大学校园处处“毕业寄”。 因为疫情,一些毕业生无法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留在寝室的个人行李怎么办?不少高校师生员工齐上阵,给未返校毕业生提供了贴心的行李寄送服务,让学生的需求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呵护。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将普通物品与易碎、贵重物品分开打包、分开寄送,并且为贵重物品进行保价,全部免费邮寄到家;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志愿者团队,通过线上会议平台,让毕业生可以全方位全过程看到自己的宿舍,确认自己的物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的毕业生,最近陆续收到了学校在端午节假期寄出的包裹,每个人的包裹上都有教师的亲笔签名及寄语,包裹中还有用大篆字体篆刻的带有学生姓名的专属印章。

  

  寄者真心,收者暖心。有毕业生说,在收到行李的一刻,感觉毕业就像离家一样的不舍,老师们的悉心像极了母亲般“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个毕业季,母校心到情到“礼到”。受疫情影响,线下毕业典礼无法举行,很多高校为学生精心准备了毕业纪念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4000名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毕业纪念戒指,由学校珠宝学院校友设计,戒圈内侧刻有“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校训以及每一位毕业生的姓名、学号。盛放戒指的礼盒特意设计成学士帽,礼盒内附有一封书记、校长的信。宝石学专业2020届硕士毕业生祝源收到了戒指后表示,“拿到戒指的时候真的很惊喜!戒指造型简洁,却深藏着耐人寻味的意义:江水般友谊和山峰般师恩下升起的宝石,犹如我们在校生活的缩影;镌刻的校训和姓名、学号,映射着我们和学校的关联,充满学校对每一位毕业生的期愿。戴着戒指,能感到自己是时刻被挂念的,被期待的。戒指上的校训,让我们在未来的路上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无独有偶,北京林业大学带有每人学号的木尺,电子科技大学嵌入芯片的钥匙扣,西北师范大学包含水塔山土壤、丁香花种子、昆仑冻石印章等在内的毕业礼盒……这些精心设计的毕业文创,寄托着母校对学子的情谊与祝福,成为毕业季里的一股股暖流与惊喜。手捧如此“走心”的礼物,不少毕业生热泪盈眶,留言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收到这么有情有义的纪念品,“太感动了”“很幸福”“这份专属记忆让人刻骨铭心”而在网络上,网友们也对这份礼物给予点赞和好评。

  

  这个毕业季,大学的标配是“云”。疫情虽然隔断了师生彼此当面道别,但成长在“云科技”里的“95后”们,却是线上互动最先试水,也是最快适应的一个群体。依托科技手段和新奇创意,毕业典礼在“云”上举行,成为这个毕业季独特的风景。

  

  在清华大学,16个分会场、双语直播相结合的毕业典礼,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在南京邮电大学,机器人代替毕业生接受导师拨穗,学生通过机器人面部屏幕向师长致意;在中国传媒大学,有毕业生在沙盒游戏中模拟毕业现场,聆听发言,走上红毯,还可以俏皮地跳一跳、飞一飞……西北师范大学在黄河游轮以及黄河兰州段两岸启动了以“扬帆追梦正当时”为主题的毕业季特别活动。6月20日,在武汉大学,升国旗、奏唱国歌,毕业典礼现场与5G直播同步进行,让未到现场的学生感到一丝欣慰。还有的则开出长期支票,如山东财经大学承诺“今后学校任何一年的毕业典礼,也都是2020届毕业典礼,母校永远等着你们回来,和你们一起庆祝毕业,哪怕10年,20年!”

  

  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上述举动都称不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儿,但是很具体可感,“小”处有洞天,细微见精神,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高校的独具匠心,让人领略和感受到了育人的定力、创新的魅力和爱学生的匠心。

  

  走心之举彰显育人的定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是一句口号,真的需要心无旁骛,久久为功,善做善成。办教育,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办大学,尤其需要这样一种执着与定力,认准的事长期坚持,不左顾右盼不东张西望。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既是目标任务,也是根本遵循。“毕业即始业”,一个是开始,一个是结束,事实上任何人、任何一个学业都没有完结的时候。无论是举办“云上典礼”,还是费尽心思开展“花式送别”,背后折射的是一所大学对毕业学子的关爱,更是对新起点的殷切祝福。

  

  走心之举尽显创新的魅力。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有的毕业安排。但正是因为特殊经历,让同学们把个人命运和家国情怀更加牢固地凝成一体,把青春记忆和国家记忆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进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为了不让毕业生留有遗憾,这些高校不慢待不敷衍,而是卯足了劲头,做足了暖心护航,顺应了毕业生们的期待,为母校记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毕业生感慨,这样的毕业典礼少了些仪式感,多了些新鲜感;少了些现场感,多了些归属感;少了些固定模式,多了些难忘回忆。正所谓“礼为情貌者也”,让人铭记的不只是毕业典礼那庄重的布置、宏大的场面,更是师长致辞背后的师生情、言笑晏晏中的同窗意。当大学毕业生带着校长的祝福、劝诫和期许踏入社会,青春的火焰一定更加炽热。由是观之,创新,难吗?不难,真不难;只要人人心中有创新的愿望,并努力将之付诸行动。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和工作创新就在身边,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愿这样的“自选动作”越多越好。

  

  走心之举昭示爱学生的匠心。任何时候,坚守“育人为本”都才是大学的正道。见证和亲历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相信每一位毕业生都对“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也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有了更浓更真的归属感依赖感;毕业无关别离,未来再见有期。时光将会证明,经历了这个特殊的毕业季,留在大家校园回忆中的,不仅有曾经的成绩、论文与考试,还有疫情中居家生活的自律、云端学习的努力、投身志愿的奉献以及危机来临时的担当,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人生远航的财富。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因而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既需要用心、用情、用力,更需要号准脉、开好方、下准药,变“大水漫灌”为“细水滴灌”,绝不能高调说教,要力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教育怎样,未来就怎样。大学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滋养出的学生就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需要每一所大学都如同今年的毕业季这般用“走心”赢得“暖心”,把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落细落地、做得更精致更别致,凸显教育方式的亲和力,丰盈教育手段的文化味,那么,学生才会入心入脑入行。


责任编辑:王苗苗

毕业季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