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教育 > 正文
加强美育学科研究 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2020-09-01 10:04:43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十分有必要,要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学科建设是加强美育的基础性工作和迫切任务。加强美育学科建设,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美育理论的需要,是培养美育理论和实践优秀人才的需要,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两周年之际,我们特邀有关专家学者提出建议,以期推进美育学科建设。

  

  对于美育学科建设,我认为首先应该澄清美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以及它的学科归属问题。美育学是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审美教育问题、揭示审美教育规律、指导审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它既可以作为美学也可以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存在。它的研究对象和学术范畴大于各门类艺术教育学,主要不是研究如何传授艺术技法,而是重在探究美育的个体和社会价值、美育的本质规律、美育思想的历史发展、美育的审美心理基础、美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基本问题。

  

  其次,明确美育学的理论基础,这是构架美育学课程体系的依据。我认为美育学的理论基础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是美学学科群中的相关学科。主要有美学、中西美学史、艺术哲学等,这些学科系统探讨了审美、艺术的本质、价值等本体论问题,而且通过不同时代中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的理论,呈现了这些问题的发展变迁。应该说这些理论是我们思考美育的本质、价值和使命等核心问题的重要基础。

  

  二是教育学学科群中的相关学科。主要有教育学,它探讨的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基本规律等是美育学研究的基本依据。“课程与教学论”提供了美育课程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是心理学学科群中的相关学科。主要有审美心理学,它研究的个体审美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是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美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教育心理学探讨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的一般规律,是研究美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形成的前提。

  

  再其次,探索多元化美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社会以及学科本身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培养目标,既需要培养专门的美育研究人才,同时更需面向实践,培养某门学科专长+美育学的人才。课程设置需体现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和多元性。同时增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美育实践的能力。总之,美育学需要培养具有较好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综合素养强的美育人才。

  

  最后,拓展当代美育研究取向。第一,体现时代性和前沿性,积极应对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的美育问题,以及新兴学科发展为美育研究提供的新视角;第二,体现交叉性和综合性,强化从不同视角和学科进行美育研究,比如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视角研究美育,同时进行教育领域内的交叉研究,比如美育与德育的交叉研究;第三,体现本土性和创新性,力图在中国的独特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下,进行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比如中国优秀的乐教传统如何在当代发扬。第四,需要加强美育学的元研究,探索美育学的学科属性、特点等,从而更好地确立美育学的学科地位。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01日第8版 版名:新闻·专题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美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易晓明


责任编辑:李盛芳

美育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