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教育 > 正文
管娃玩手机就像打怪 爸妈如何闯关升级?
2020-09-28 11:03:11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孩子在玩游戏。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斌 摄

小学生在家里看电视上网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景荣 摄


  

  小编碎碎念

  

  在读屏时代,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自由度上,孩子经常与家长斗智斗勇。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家长严格管控着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如何让孩子多读书,少玩电子产品,小编该如何出招?

  

  斗智斗勇恩威并施 妈妈娃娃约法三章

  

  年龄:10岁

  

  年级:小学五年级

  

  说起和孩子在看电子产品方面斗智斗勇,实在是一腔辛酸血泪史。从小学二年级就发现近视,女儿戴OK镜矫正已经两年多了。戴OK镜虽然阻止近视度数增长的效果还不错,但实在很麻烦——每天早晚需要孩子自己熟练地掌握清洁、摘戴,每周我还要帮她进行一次清洁。此外,一副眼镜上万元,顶多能戴一年半,算下来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平日里少不了对女儿碎碎念——“看看,总是偷偷看手机玩Pad,眼睛不保护好多麻烦?”“每天晚上眼睛里戴着个硬邦邦的眼镜睡觉,舒服吗?不后悔吗?”然而,对我的唠叨,女儿总是做出很无辜的小表情,撅着小嘴说:“我已经很少看了好吗?我有什么办法?”

  

  也是。在如今的读屏时代,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了,有的时候也是无奈。比如今年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Pad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正常回校上课之后,也需要在线上看老师的各项指令跟进完成,隔三岔五还得搜一下不会的题目。另外,孩子慢慢大了,社交需求也要兼顾,跟同学发发微信、在抖音上点个赞比个心啥的总不可避免。

  

  没办法,只能尽量斗智斗勇让孩子少看一点是一点。近期我和小妞约法三章,“恩威并施”地签订了一个口头协议,主要是以下几点:一、周一到周五下课后,除了搜题或必要的线上提交作业、课外阅读打卡之外,不能再拿着Pad和手机看,请在家看护的姥姥姥爷做好监督,及时向妈妈汇报。二、假如违背以上协议被发现了,每偷看手机或Pad超过20分钟,从当月零花钱中罚款10元,小于20分钟的罚款5元。三、周六周日允许每天玩电子产品半个小时,其他时间电子产品由妈妈保管。

  

  协议是定下了,但实施效果很难衡量。一方面,姥姥姥爷的监督很难“贯彻到位”,此外有时就算被发现偷玩手机,但到底偷看了多久也很难断定……因此,和孩子斗智斗勇这件事,也只能是尽力而为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新颖)

  

  断游戏不现实 做“君子协定”

  

  年龄:12岁

  

  年级:初一

  

  小王同学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每天放学都要喊着看《猫和老鼠》《天线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喜欢上了玩游戏,总想着课余时间能约三五好友,打几盘王者或者吃鸡。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慈父,我还会顺着小王同学让他玩几把,直到发现他总是偷偷地玩很久后,害怕小王同学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于是经常没收他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并和他也有了争执。

  

  今年疫情初期,小王同学不能去学校上课,只能在家里上网课。而培训机构也需要线上开课。好不容易熬到了开学,学校又要求购买平板电脑,老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都需要在平板电脑上完成。这段时间,他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就更多了。

  

  学习需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作为家长毫无办法。但小王同学经常以问作业、查资料为借口,拿着手机、平板电脑偷偷玩游戏。我发现之后怒火中烧,恨不得棍棒相加。

  

  可我也知道“动武”解决不了问题,想杜绝孩子玩游戏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和小王同学做了“君子协定”。我们约定好了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周一到周五不能玩,周末在完成作业后可玩半小时,如果违反就要写检讨,并一个月内不许玩游戏、看电视。

  

  怎样才能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我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应该成为最佳的榜样。现在我回到家已经减少了刷手机的时间,会多多陪小王同学读书写作业。周末也会带着他去大自然写生或者陪着他去球场打球,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斌)

  

  手机家长模式 催生几多智斗

  

  年龄:13岁

  

  年级:初一

  

  在当下这个“万物互联”呼之欲出的时代,不让孩子玩手机,注定要失败;让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长就得患上焦虑症,甭提多糟心。

  

  万幸,小儿的手机有家长模式,设个管理密码,规定手机使用时间,与游戏有关的APP设为“限制使用”,小儿下载游戏APP必须输入密码。有了这个家长模式,所有与学习有关的APP可以全设置为“始终允许”,与游戏有关的APP可全部设置为“总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听上去很简单,手机也不再给人带来“手雷”一般的恐惧感。可我使用家长模式半年来,却多次遭遇了滑铁卢,有时因为密码设得太简单,被小儿破解了;有时正忙得头昏脑涨,小儿说要下载一个学习方面的应用,催着把限制放开,匆匆操作后,事一多忘了……总之,在手机使用这件事上,小儿是无师自通的心理学家,总是趁你忙、趁你不注意的时候,他就来钻空子,突破封锁,然后与“王者荣耀”或“我的城市”愉快相会。

  

  话又说回来,善用手机家长模式,还是既能避免不少战火,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孩子沉迷手机。双方经过相对友好的“双边会谈”,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与家长硬性规定他只能用多长时间比起来,孩子主动遵守的动力要大很多,钻了空子后被发现,也多少会有几分歉意。不过,要用好手机的家长模式,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密码不能太简单,以防被“暴力破解”;每次更换密码时,还必须留意各种“限制模式”是否正常运作……说白了,魔鬼在细节中,只有在细节上努力做到无懈可击,才有可能实现“健康使用手机”的目标。话说,手机上有意思的事物也挺多的,除了各类学习APP,还有很多线上社区,各种各样有趣的课程,让孩子看看,或许利大于弊。(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管控孩子艰难 约定当面玩手机

  

  年龄:15岁

  

  年级:高一

  

  手机、Pad什么的就是一个怪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都必须经历一个打怪兽的艰难历程。孩子呢,是怪兽背后的大boss。随着boss茁壮成长,打怪兽的难度不断升级。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在不断被激发出潜力的同时,不断感觉到黔驴技穷,然后,又柳暗花明地,冲关、升级。与娃斗,其乐无穷吧?

  

  话说,棉哥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娃。他热爱读书,手不释卷,外出吃饭至少带两本书。是哪一天开始改变的?大概是当呆头和斗罗大陆已经满足不了这些小学狗的时候,他们从植物大战僵尸开始漫游游戏乐园,以致我在听到僵尸出现的“咚咚咚咚”音乐时,感觉已经有阴影了。信任,在斗争中逐渐被揉成团、摊开了、熨平了,又被揉成团。在信任孩子的自制力上,我的智商大概只有零。善于谈判的棉哥说:“我的Pad晚上就放在床头,我一定不碰。你如果拿走,就是对我的不信任。”然而事实证明,不是我太年轻,是他太年轻。

  

  我相信他经历过挣扎,但最后束手就擒。而在经历了一轮轮的测试后,我已疲倦。我说:“孩子别偷偷玩,光明正大玩吧。”于是我们约定,做完作业后,可以玩一定的时间,但要当我着我的面,别藏着掖着——我忍受不了抓包。于是,这种光明磊落的约定似乎起到一定作用,我们之间似乎挺其乐融融。

  

  玩游戏并不可怕,我有一阵子跟他一起玩吃鸡,总是被吐槽很菜,偶尔听到他跟好友炫耀:“我妈是为了我学的吃鸡。”要跟他的世界融合,必须用他的语言。可怕的是用游戏代替了其他作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面对的任务。人生的任务当然不仅仅只是打怪,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又怎么样,除非能打到职业水准,从此走上夺冠之路。我看他也没这天赋,还是乖乖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都不怕。

  

  也许,孩子有一天会突然长大。当有一天棉哥跟我说:“我怎么觉得游戏也没啥好玩的。”这一瞬间有种守得云开、苦尽甘来的感觉,泪目的我露出老母亲的笑容。回忆起“曾经”(真的吗)迷恋游戏的时期,他感慨“真是黑历史”。我,说点什么呢?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李盛芳

电子产品

万物互联

家长模式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