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受访少年儿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95.4%受访少年儿童希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当代少年儿童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少年儿童群体的国家认同感如何?有着怎样的家国意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全国少工委微信公众号,对7881名6-14岁少年儿童进行的“你心目中15年后的中国什么样”调查显示,在国家认同感的测量中,受访少年儿童得分达到9.78分(满分10分)。98.0%的受访少年儿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95.4%的受访少年儿童希望未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一比例比青少年群体高出10个百分点。
98.0%受访少年儿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4岁的王舒涵(化名)是家里的独生女,在一所寄宿制中学读初二。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好好读书,她回答“知识改变命运”。“我们班主任教语文,在班会和作文课上,他经常给我们讲名人故事和身边案例,告诉我们要牢记‘知识改变命运’,既改变自己的,也改变国家的”。
当问到知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小时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王舒涵有些激动,“知道!最初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我被周总理的远大抱负和志向打动了。周总理说这话时14岁,如今我也14岁,我要向周总理学习”。
调查中,98.0%的受访少年儿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今年10岁的张笑然(化名)上小学五年级,是班里的纪律委员,每周一早晨升国旗仪式前,她都会监督叮嘱大家佩戴整理红领巾,保持好纪律。在她眼里,升国旗是很庄严的事情。“升国旗!奏国歌!”每当听到主持人的口令,张笑然都会不自觉地严肃起来,“看着国旗飘扬,我心里头特别骄傲和自豪”。
在对受访少年儿童国家认同感的测量中,以10分为满分,受访少年儿童的得分高达9.78分。对比14-35岁青少年组数据结果,少年儿童群体的国家认同感得分高出0.34分。
具体表现方面,98.1%的受访少年儿童表示“听到国歌奏响,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我感到无比激动”,97.9%的受访少年儿童表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96.4%的受访少年儿童认为“关心国家大事是青年的义务和责任”,95.7%的受访少年儿童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表示,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基本是处于小学阶段、初中低年级阶段,这也说明,我们当前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国家认同教育是值得肯定的。
95.4%受访少年儿童希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12岁的吴瑶瑶(化名)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从小都是爷爷奶奶接送她上下学、带她上补习班、给她做饭,感情特别深厚。近两年,爷爷因心脏病做了两次大手术。吴瑶瑶说,她长大了想成为一名“特别厉害的心脏病专家”,给爷爷治好病,让患心脏病的人们少受痛苦。
“从上初中开始,课程任务量就大了很多。周末回家,我有时会跟妈妈抱怨课业难。妈妈总说我们国家很大,世界很大,有很多了不起的事等着我们长大去做。但首先需要克服学习困难,搞好成绩,才更有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王舒涵说。
调查中,95.4%的受访少年儿童希望自己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比青少年群体(85.3%)高出10个百分点。
“从数据结果来看,青少年群体的整体比例也并不低,但少年儿童的比例更高。一方面可能是,青少年群体领略国家的强大与进步的同时,也深知我们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而少年儿童还不太懂得;另一方面,正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相对于青少年群体,少年儿童的未来有着更加无限的可能性。”河北唐山某公立小学教师王维梁(化名)说。
唐智松表示,这一代少年儿童对未来的生活、学业有着更加明确的想法与憧憬,体现了我国少年儿童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但也有少年儿童还缺少对人生、学业的规划和目标。“我们一方面既要对他们的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营造等持续努力,使少年儿童保持和发展这种态势,另一方面,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要形成合力,对少年儿童做好教育引导、帮扶和心理健康辅导,让他们更好地成为新时代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生力军”。
交互分析发现,对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男孩(95.5%)比女孩(94.6%)意愿更高;低年龄儿童意愿普遍更高,其中6岁的比例最高(97.6%),其次是7岁(97.4%),这一结果与小学生意愿(95.8%)显著高于初中生(89.4%)的结果保持一致;非独生子女比例(95.5%)高于独生子女比例(94.4%);三线城市受访少年儿童比例最高(97.7%)。
青少年
教育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