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成为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立足师范教育,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地方高师审美教育目标虚化、资源单薄、实践不足、平台欠缺、评价乏力等现实问题,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探索构建以“审美”“创美”为指向的“四维一体”的审美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在实践中落实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目标+指标”,明确审美教育要求
基于OBE(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是建立审美教育体系的第一步。以多年探索为基础,文学院在2016、2018版方案中逐步明晰了审美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将审美解读、审美批评、审美创造、审美传播四大核心能力贯穿其中。在课程体系上,通过通识通修平台的指定选修和新建的审美素养模块明确了相关学分要求;在教学大纲中,结合课程特点制定对审美培育有支撑力的具体课程目标;在课外拓展环节,结合审美能力培养,对文化素质讲座的构成和实践创新学分的认定也进行了具体规定。设计了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目标与要求分层对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文学+艺术”,丰富审美教育资源
文学院的审美教育资源建设,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建设。一方面,以文学为立足点,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名篇精讲”等19门经典精读课程为核心,建设经典文本审美解读课程群。另一方面,着眼艺术加以拓展,整合文学、美术、音乐、传媒等多个学院的资源,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增设18门课程组成的“审美素养模块”,既通过“审美人类学研究”“当代西方美学与艺术批评”等课程提供美学理论的深化,也通过“古琴欣赏与演奏”“旧体诗词习作”提供实践性的体验和指导。二是课外文化体验资源的建设。一方面,文学院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淮安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以及社会文化机构、团体,校内美术、音乐学院组织的艺术鉴赏活动;另一方面,也立足于自身的特色,设计组织了运河诗文之旅、两淮园林楹联研读会、恩来精神红色之旅等主题活动,带领学生体验淮安文化中的多重审美元素。
“研讨+实践”,架构审美能力培养体系
审美教育实施的核心在于能力培养,而教学无疑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是文学院近几轮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实施分组研讨、主题报告等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表达能力与审美批评能力;其二,夯实“创意写作”等6门创作实训课程,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其三,定期开展审美教育沙龙和专题研讨会,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全国美育大会等境内外美育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教改交流氛围。
“展示+传播”,构筑审美教育活动平台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审美教育实践缺乏有力支撑的瓶颈问题,文学院在活动平台建设方面狠下苦功,积累成果逐步显现。第一,以实践周为抓手,开展基于专业技能的审美展示竞赛,如情景剧大赛、微课比赛、文化创意大赛等;第二,以艺术节为契机,打造体现审美底蕴的文化活动品牌,如“风雅弦歌”国学季、“四月的思念”大型诗歌朗诵会、“风雅颂”我爱记诗词大赛、“翰墨风雅”汉字听写大赛、“含英咀华”文学评论大赛等;第三,以品牌社团为引领,培育有显示度的审美创作展示基地,如《涟漪》《起兮》等社团期刊,“采菊诗社”“百诗国学社”的吟诵、展演等;第四,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提供有影响力的审美传播平台,如“‘古韵新妍’两岸青年古典诗词联吟大会”、留学生“丝路青年行”等。
“过程+结果”,完善审美教育评价机制
在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中,有效评价和持续改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审美教育的质量,文学院逐步完善了多元化的审美教育评价机制:其一,学分评价体现美育指向。相较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艺术鉴赏类课程增加4—8学分,审美创作类课程增加2—6学分。创新实践学分的单独设立也格外体现了对文学作品发表、文创产品设计等审美创作和传播活动的鼓励。其二,课程评价加强审美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改革普遍增加旨在提高审美批评和表达能力的讨论、报告环节,平时成绩占比从20%提高到30%—50%。其三,导师评价明确美育要求。细化“导师制”中课外阅读与读书札记撰写的文学作品解读考核要求,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其四,综合测评丰富美育细则。《文学院综合素质测评细则》单独设立奖状类、文章发表类加分细则,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审美鉴赏、创作、展示与传播活动。在多元化推动的基础上,文学院制定了《文学院审美素养测评细则》,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对学生开展过关式评价。对未能过关的学生通过班级和导师予以督促跟进,确保毕业时95%以上学生达标。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教育改革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