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教育 > 正文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2021-02-20 10:08:47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

  

  《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做了哪些设计?如何落实《指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和学校。

  

  如何破?正本清源厘清内涵和边界

  

  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至关重要。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教育界和社会都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热度持续,许多地方和中小学校都在各学科教学或地方课程、校本教材中不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效。

  

  “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说,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选择缺乏标准,甚至精华与糟粕不分;不同学段、学科之间缺乏规划,不够协调;不能很好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教学及评价中重知识、形式而轻素养、内涵;一窝蜂、形式化、碎片化甚至神秘化、庸俗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归结起来就是始终没有解决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和‘怎么进’的问题。”沈湘平说,基于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制定和实施《指南》就是要正本清源,有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博士后、副编审吴艳玲认为,《指南》厘清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边界,解决了“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相关标准要求,对于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指南》从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等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提供了细致分析。既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又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创造性转化和实施的空间。”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副校长彭苏华说。

  

  在采访中,多所中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课程标准编制、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活动开展,都有了明晰的方向、原则、标准和操作规范。

  

  进什么?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小学课程教材容量有限,“进什么”一直未有权威厘定,这是当下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点儿“乱”的重要原因。此次《指南》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要义,对“进”的主题内容、载体形式、选择原则都有了明确规定。

  

  在主题内容上,《指南》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确定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3个方面的主题内容,并明确了每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为中小学课程教材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在载体形式上,《指南》开创性地将主要载体形式划分为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特色技艺和其他文化遗产等6个方面。在具体学科、学段上还列出了载体形式。每种载体形式下还囊括了一些更为具体的形式,与主题内容相配合,使解决“进什么”的问题有了可操作的具体抓手。

  

  在选择原则上,《指南》强调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立意指向作为素材取舍的根本标准;强化经典意识,强调所选素材的经典性。

  

  事实上,“进什么”还涉及了“进多少”的问题。根据《指南》精神,在国家课程层面,要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要保证容量适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只是知识讲解、文字记忆,更应该培育文化精神、滋养文化情怀,实现文化引领。”彭苏华介绍,大马路小学校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性课程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武术、京剧、剪纸等课程,充分挖掘徐州地域文化,整合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课程,不断优化、架构基于徐州地域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在场感,保证认同感,提升价值感和获得感。

  

  怎么进?构建一体化课程教材体系

  

  沈湘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么进”课程教材是重点和难点,也是《指南》的亮点。

  

  《指南》区分学段要求,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细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层次要求,体现明显的进阶性。小学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初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为重点。

  

  《指南》明确学科安排,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以“3+2+N”的方式分学科提出“怎么进”的要求。各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同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进”的任务,既全科覆盖又区分主次、体现特点。

  

  “各学段各学科要在课程教材一体化落实上下功夫,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吴艳玲建议,一方面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细化确定各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目标、学习内容、载体形式等,另一方面要克服学科本位主义思想,避免各自为战,形成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协同育人合力。

  

  在实践中,吴艳玲发现,虽然当前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学实施上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比如:知识灌输多,内涵把握少;外在形式多,内在体悟少;被动模仿多,主动创新少。

  

  “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样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吴艳玲说。

  

  “在教育过程中,绝不是把教师认为的‘好东西’往学生面前一放,学生就会全盘接受,要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亲和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张瑞清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带领各学科积极寻找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形成了体现学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架构。

  

  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各学科国家课程中,形成教学浸润、专题开发和活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对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等采取分类走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了不少品牌活动。此外,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学校整合多学科资源,开发综合课程,育人效果显着。

  

  吴艳玲还特别关注到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考评方式。“以往以学科教育的方式来考查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做法难免会以偏概全,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吴艳玲建议,应以素养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考评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实施。(中国教育报记者 欧媚)


责任编辑:王浩宇

教育

社会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