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场私下组织的“小升初”考试,便可获得部分初中学校的推荐名额?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家校外培训机构打着这样的幌子,忽悠了63名学生及其家长。接到群众举报后,金牛区教育局会同市场监管、公安、街道办等单位现场执法,当场中止了考试。涉事培训机构被列入“黑名单”、年检不合格,连考场所在的酒店也受到了相应的问责处理。
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文件,加大了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问题的治理力度。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层面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无证办学、超范围招生、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一条底线,便是严明入学纪律,坚决斩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的关联。一些中小学校明里暗里与校外培训机构联手组织的“掐尖”考试、“占坑”考试因此退出了舞台。与此同时,对于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这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多次重申所有杯赛成绩不得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并且随着各地正在推行“公民同招”,招生入学秩序得到有效规范。
涉事培训机构可谓顶风作案。尤其是在2021年1月8日,成都市教育局刚刚印发“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其中便有禁止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推优考试(测评)、竞赛等活动。这种罔顾政策红线、公然扰乱招生秩序的行为应该“零容忍”,从重处罚。
在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重拳整治下,每年仍有部分培训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妄图越过规章制度的“红线”。它们通过制造升学恐慌,利用家长的焦虑情绪,全程各种套路,诱导家长把孩子送到农家乐、酒店等地参加“小考”,赚取培训费、吃概率钱。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回头看”,进一步压实政府、学校、培训机构的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即止;另一方面,要完善薄弱环节,不留问题死角,该案例暴露出了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家长和学生的政策宣讲存在形式主义,家长不了解政策信息,容易在焦虑情绪下“被套路”。
培训机构治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需要在前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瞄准深层次问题寻求解决路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就难以形成。“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在这条生态链上,尤其需要系统思维,需要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配合。要注重统筹,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公安等部门的责任,共同发力;教育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下达升学指标,不搞排名,推动学校回归教育本质;进一步引导培训机构规范发展与运营,加大对唯利是图、师德失范等行为的整治;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管理服务要跟上,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防止走入盲目攀比的怪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中,除了违规的培训机构受到处罚外,提供考试场所的酒店也被问责,起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是全链条治理的一次生动体现。只有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切实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 (作者:王家源,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教育
社会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