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三省一区高校开门办教育、开放办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完善校际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30万名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1000门精品课程。
“跨省选修”让人感觉十分新鲜,却并非首次。早在2012年,湘鄂赣三省就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书,其中也提到进行类似尝试。同市高校间的“跨校选修”更是日益普及。笔者所在的复旦大学,就有很多热爱体育的学生会选修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课程。包括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还允许学生跨校修读第二专业甚至双学位。
“好想去上这门课啊,可惜是别人家学校的”,类似的感慨与调侃我们常常听到。“跨校选修”的本意,就是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往大了说,这还有利于打破校际壁垒,实现校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此次四地教育部门提出高校跨省合作,正是为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交叉学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然而,一项政策想兑现初衷,不能仅有好的出发点,也要有相对应的着力点,即精细化、人性化的配套管理。很多学校的“跨校选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可供选择的科目太少,选不到真正想要的课程;学分的认定和转化很麻烦,很可能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却拿不到学分;学校间距离太远又不开放线上课程;与本校科目考试时间冲突,却没有补考缓考机制;不同学校间的评分尺度不同,成绩换算难且不一致……诸多问题,是不少学生对“跨校选修”的态度由惊喜转为犹豫的直接原因,也检验着学校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从“跨校选修”到“跨省选修”,这些疑问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唯有“精细”才能守住“惊喜”,“跨校选修”的风行离不开管理的跟进。“跨校选修”涉及上课、考试、成绩、学分等方方面面,越是复杂,越要精密细致、环环相扣,如此才能让学生们真正修得便利、修得安心。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广泛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声音,面对学生在修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灵活变通,积极解决,注入人性化的智慧与温度。
此外,也要打破刻板思维,为跨校、跨省选修探索更丰富多元的样态,比如开放慕课,建立共同的学习平台;采用更加灵活的课程考核与学分认定方式,有的学校还允许学生用“跨校修读”冲抵实践学分、课外学习任务等,这些都可成为推进“跨校选修”的有益尝试。(吕京笏)
选修
课程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