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教育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传播人才培养探索
2024-08-21 11:24:13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别是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发展趋势,在原有新闻学和广告学专业基础上建成传播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目前拥有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近年来,人文与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以乡村振兴为牵引,在涉农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成效显著。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是新时代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战略,关系国家未来发展。从现实需求来看,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涉农传播人才队伍,而培养这样一支能够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正是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人文与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合理设置涉农传播课程,开发涉农传播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走进乡村开展田野教育,建设涉农传播师资队伍,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一、按照“乡村振兴需求与社会一般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培养目标


  人文与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以前主要面向传媒和文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培养新闻宣传、策略传播、影像传播等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通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按照社会一般需求确定的。乡村振兴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三农”信息传播和助农传播两个方面,这种需求属于社会需求的特殊方面。在综合性大学的传播学专业培养涉农传播人才,需要处理好社会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关系,这两种需求关系表现在培养目标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才的通用性和专长问题。遵循这一思路,传播学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传媒和文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通用性并具有一定涉农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构建“专业一般课程与专门课程”相结合的涉农传播课程体系


  合理完备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传播学专业为培养通用性且具有一定涉农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建强一批新闻传播类专业通用课程,并将涉农传播教育融入其中。传播学专业“好玩的广告学”“广告学概论”“消费者行为学”三门课程先后入选国家一流课程,“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专题讲座”“新媒体广告虚拟仿真投放实验”三门课程先后入选省级一流课程,“文化产业概论”入选校级一流在线课程、“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课程思政一流课程,为涉农传播教育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支撑。二是加快建设涉农传播专门课程。传播学专业“涉农报道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人才培养项目立项,这门实验课程以较低成本为身处城市的学子提供了涉农报道训练机会,学生先后完成了200多篇习作。此外,传播学专业正在建设的涉农传播专门课程还有“乡村文化策划与推广”“涉农报道”等。


  三、通过“固定基地实践与行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田野教育


  田野教育是培养涉农传播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传播学专业以两种方式对学生开展田野教育。一是组织学生到乡村基地实践。传播学专业与抖音宁波基地合作实施助农项目,让学生在“跳动的直播数据”中体会乡村经济的生机;在宁波尚田村设立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农创客做学生的创业导师,以项目制吸引学生投身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与余姚市梁弄镇“浙东红村”——横坎头村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在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项目“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浙东红村’红色文化品牌2.0建设”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双创”项目孵化等带领学生驻村调研,围绕村镇需求陆续展开10多个实践项目,通过拍摄短视频、设计村镇自有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和文创周边以及打造IP形象等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带领学生以行走的方式在乡村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象牙塔,围绕乡村发展中的真问题开展实践训练,在“真题真做”中体会反哺乡村、攻坚克难的快乐。教师带领学生先后深入宁波市鸣鹤古镇、力洋镇、胡陈乡,绍兴市泉岗村,金华市渡渎村,温州市马站镇等地,以小组的方式完成乡村振兴创意项目和科研项目,用创意点亮乡村,用专业赋能乡村振兴。


  四、采用“科学研究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涉农传播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既具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又懂“三农”问题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涉农传播人才的关键,传播学专业采用两种方式培育涉农传播师资队伍。一是以开展乡村研究和乡村传播研究的方式提高教师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近年来,传播学专业教师在乡村研究和乡村传播研究领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课题两项,出版专著两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为从事涉农传播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通过实践锻炼的方式提高教师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传播学专业一名教师经过组织推荐、上级遴选成为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在文化实践中近距离感知乡村所需,助推乡村振兴。此外,传播学专业教师还走进乡村成为尚田乡创联盟智囊顾问团成员,为青年农创客策划主题培训,为乡村农产品和文旅项目的品牌打造和推广传播提供智力支持,在服务乡村中认识乡村。


  五、建立“项目驱动与学科竞赛驱动”相结合的教与学激励评价机制


  传播学专业在涉农传播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项目和学科竞赛是激励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途径。项目和学科竞赛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学生的项目和学科竞赛中起指导作用,完成项目、在学科竞赛中获奖能够激发学生和教师涉农传播实践的积极性。此外,项目是否通过结题验收,学科竞赛是否获奖、获得什么等级的奖项,都具有可比性及较为客观的标准,因而项目和学科竞赛又为建立有效的涉农传播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提供了可能。在项目和学科竞赛的驱动下,传播学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先后完成了国家、省级项目各3项,在以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为代表的学科竞赛中获得30多个奖项。


责任编辑:周子章

乡村振兴

涉农传播

人才培养

教育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