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国产科幻影视产业频传喜讯。在刚刚落幕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流浪地球》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第二届科幻影视创投会、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也纷纷启动影片和创投项目的征集,为国内科幻影视产业挖掘人才、积聚力量。此外,奈飞(Netflix)公司更是看中了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传出将与游族影业联合拍摄系列剧集的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重工业时代已经开启,加上国家电影局最新出台的“科幻十条”提供政策支持,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不过,编剧紧缺、制作体系不成熟等问题,也导致国产科幻影视作品的品质良莠不齐。国产科幻影视作品还需如何发力?
不久前,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并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峰认为,这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生产的重大利好。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部本土科幻电影《小太阳》问世,80年代《珊瑚岛上的死光》、90年代《大气层消失》等一批国产科幻电影先后登上荧幕,掀起短暂热潮。此后,国产科幻电影便鲜有出现,直到近两年才有所改观。
在张晋峰看来,科幻电影是最具有全球性、最具有国际视野的片种,也是检验电影产业是否能做强的一个重要标尺,而国产科幻电影正是我们的弱项。他说:“经过近20年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和改革,我们国家在其他方面都突飞猛进,但是科幻电影一直是弱项和短板。问题就在于,我们缺少科学方面的素养,缺少一批这样的创作人才,以及缺少对于科幻电影集中打造的土壤和环境。”
应该看到,国产科幻影视产业的发展仍面临重重挑战。不得不提的,就是曾获得雨果奖、刘慈欣的知名科幻小说《三体》艰难的影视化之路。
据记者统计,国内号称已提上日程的根据《三体》改编的影视作品一共有5部,包括动画片、真人电影、剧集等形式。最早由游族网络出品,张静初、冯绍峰主演的电影《三体》,以及《三体2》历经波折,上映遥遥无期;此外,还有B站出品的《三体》动画版、企鹅影视出品的《三体》电视剧,曾执导过《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筹备的《三体》真人院线电影等。到底谁能最先完成中国顶级“硬科幻”作品《三体》的影视化,成了书迷和影迷心中停留了多年的问号。
因此,对于近期传出的奈飞要拍《三体》剧集的消息,中国科幻迷们心情复杂。作为《三体》系列的书迷,网友“熊爸喵喵”表示,奈飞即将开始制作《三体》是个好消息。但这样体量的国产大IP,本土影视化迟迟无法落地,终究是个遗憾。
对此,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胡建礼认为,将《三体》这样宏大科学宇宙观的作品影视化,本身难度就非常大。他说:“《三体》是一部有着独特和宏大科学宇宙观的中国的科幻小说巨著,一共有三部,总计88万字。它的结构之宏大,想象力之丰富,包括创意之密集,可以说达到了迄今为止咱们中国科幻小说的巅峰。它的主题很复杂,对特效创意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对电影特效制作水平的要求非常高。”
此外,《三体》作者本人刘慈欣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把《三体》这样复杂的作品进行影视化,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大家应该抱着平和的心态看待。刘慈欣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流浪地球》获得巨大成功,但中国科幻电影仍处在起步状态,目前首先要做的还不是电影本身的艺术创作,而是更基础的工作。我们需要先建立起来一个好莱坞那样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
电影《流浪地球》虽取得巨大成功,但导演郭帆在电影上映之后,同样提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尚在起步阶段这件事。要知道,《流浪地球》拍摄时,主演的衣服几乎都是从国外运回,拍摄途中还坏过好几次;剧组前后雇了7000多人,大家拍科幻片靠的是经验,而非一套成熟的标准。如此看,同为国产科幻大片的《上海堡垒》和《爵迹》遭遇口碑“翻车”,分别在豆瓣评分2.9和3.8,也并不算意外。
张晋峰认为,好的科幻电影离不开对前沿科技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科技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能够讲出精彩科幻题材故事的编剧人才。他说:“科幻电影未来其实还是要立足于两方面,一是科幻,就是要有充分的想象力,给观众一个想象力的巨大吸引力。另外,还是要回到所有影片本身要面对的课题,就是塑造好人物、讲好故事,最好是能够讲一些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方面意识的故事。《流浪地球》其实已经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很好的标杆。”
影视作品
发力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