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广燕 李俐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昨天在京举办。围绕“如何推动产生文艺精品”和“新时代的影视精品创作”等话题,与会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畅谈他们的思考,为新时代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贡献智慧。
以生活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孙郁说,回顾过往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们都摆脱了流行的词章和惯性思维,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寻找到灵感,聚焦人们忽略思考的盲区。“鲁迅与汪曾祺先生都在北京生活多年,他们总会发现我们遗忘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是非常重要的,深深植根在我们生活的土壤里。用巴金先生的话来说,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有‘诚’和‘爱’,有大悲悯。”他谈到,越来越多青年作家不再仅仅满足于自己单一的趣味,而是将创作融入到时代的风潮。“我相信随着北京的不断发展,新京派文学会不断生长,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在文坛上。”
以参演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演员于和伟分享了自己的文艺创作体会。他谈到,真实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首要标准,“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去体验生活,去搜集资料,去阅读。要把角色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人都有喜怒哀乐,有烟火气,也有小缺点。小缺点是很重要的,你演一个完人,观众是不会相信的。”在他看来,表演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无尽的宝藏。“所有创作的基础都来源于生活。演员要靠近生活、观察生活,勤于思考。”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副院长濮存昕在交流中表示,文艺精品创作必须接人气、接地气,在细微之处反映高远和宏大,让更多人能接受。“文艺精品追求高和深,但千万不能忘却有趣和通俗。一部作品把人弄‘痒’了、弄‘疼’了,它深刻有趣的思想才能够进入人们心里。”他的这番解读赢得了阵阵掌声。
以精品为文艺创作的不懈追求
“创作出精品,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期盼。”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谈到“精品”的标准时表示,“文艺精品一定具有不可复制性,人们对它的欣赏是不受年代限制的,同时它在不同文化领域都具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精彩、精心、精密、精妙”四个关键词:“创作者要用精彩的内心去发现最绚丽的色彩,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精密地完成创作的每一步过程,尤其是舞台艺术,众多部门需要像齿轮一样配合。最后要有精妙的一笔,也就是每一部作品最有价值的灵感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什么叫精品?要纵向和横向交叉比。”濮存昕对此有自己的标准,“纵向就是和前辈老师比,和历史先贤比,你是不是能与之齐肩,是不是胜于他们,是不是还在追赶;横向比,就是和同行比,和别的剧团、门派比。谁的表演让我眼前一亮,我就要向谁学习。同时要有开阔的眼光,看到全世界的好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文艺精品的出现是一个时代艺术创作高峰的标志,新时代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些都指向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高度和水平。“从美术作品的角度而言,精品力作要能够定格时代精神,塑造典型形象,创新视觉图式,体现精彩笔墨。”他谈到,在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典型人物值得美术创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我们要继续精心规划,组织创作,精雕细刻,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留下更多精彩的视觉画卷。”
以人民为文艺创作的根本立场
论坛上的多位嘉宾谈到了要坚持人民立场,准确地把握并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北京北广传媒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导演张永新说,在《觉醒年代》播出以后,有不少年轻观众在弹幕上刷“我竟然在看一部红色题材剧”,在他看来很多90后、00后甚至是10后的观众,并不是对这类题材作品不感兴趣,他们反感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甚至是胡说八道的作品;他们接受的是真诚的、真实的、有历史文化穿透力的作品。他说:“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一定要拍出真实、具有真情实感和力量的作品。”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通过视频发言,分享了如何在开闭幕式中充分展现中国人民自信开放的形象。他谈到,普通人跳着中国大江南北都有的广场舞,“拉开”冬奥会开幕式序幕;来自大山里的马兰花合唱团,唱响了奥林匹克会歌。这些开幕式的亮点,都源自人民性。
“要拍一部好的作品,你得有这个诚心,知道观众想要的是什么。”导演黄建新说,影视创作者要有人民情怀,心里装着观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拍摄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拍的几乎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他们都是人民的一分子,所以让观众感到亲切。这部电影我们原本预估票房为8到10亿,结果国庆节当天票房就破4亿。”黄建新认为,这说明重大主题影视创作距离观众并不遥远,对于国家情感的表达要让普通观众得到心灵的共振。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回顾了近年来对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摸索历程,从2013年的《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和“中国骄傲”三部曲,再到2021年的《长津湖》《中国医生》,浓墨重彩书写不同时代的平凡英雄史诗,均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今天的电影观众已经阅片无数,他们对电影的深入理解、对好电影的渴望,要求我们用更好的文艺作品来回馈观众。要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敢于超越全世界同类题材的一流水准,创作不负时代的好作品。”
创作
影视剧
文艺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