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彦
“东野圭吾”,已俨然一个令内地影视改编市场爱恨交织的名字。
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由任素汐、刘敏涛、胡可等实力派演员出演的电影《回廊亭》上映六天,票房约一亿元,这样的成绩对于3月的影市淡季还算不赖。但无可否认,影片口碑拖了后腿,该片豆瓣评分已从5.8分一路下滑至5.6分。随着“逻辑漏洞多”“故弄玄虚”等网友评价发酵,即便东野圭吾的强大市场号召力也很难成功变现。
这并非东野圭吾IP第一次在中国影视市场反响平平。自2017年《嫌疑人X的献身》拉开序幕,六年来至少有20部东野圭吾的小说IP被内地影视开发者购买了版权,迄今成品还包括《解忧杂货铺》《十日游戏》等影片和网剧,《悖论13》《彷徨之刃》《绑架游戏》也正在改编进程中。但网剧版《回廊亭》仅仅拿下了4.1分,此前《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铺》等影片也都在日韩市场的同源小说改编中落于下风。随着本土化后的东野圭吾改编作品再陷口碑困境,关于其IP开发的质疑声也日渐增多。东野圭吾小说的中国本土化改编究竟难在哪儿?突围路径又在何方?
无论改编与否,逻辑自洽都是悬疑类型片的基准线
电影《回廊亭》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长长的回廊》,由来牧宽执导。故事从律师周扬的视角进入,城中富豪高晋病逝,留下巨额遗产。女律师带着高晋的遗嘱来到高家所在的回廊亭,她一同带来的还有神秘日记以及一封直指一年前回廊亭9号房火灾真相的信件。家族中各怀心思的人接连登场,就在遗嘱宣读前,回廊亭再度发生命案,一群人在密室般的环境里上演为爱复仇的欲望纷争。
有人把影版和剧版《回廊亭》口碑双扑,归咎于原著《长长的回廊》(又名《回廊亭杀人事件》)的“先天不足”。此话有其一定的立足点,一方面,作为一名畅销小说作家,东野圭吾很是高产,但并非部部精品。《长长的回廊》写于1991年,对比后来的代表作《放学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长长的回廊》无论在人性思辨、社会深度和悬疑结构上都略显青涩。另一方面,相较于严丝合缝的本格派推理,东野圭吾的许多作品凸显出更为强烈的社会派推理色彩,他的笔墨更多聚焦于罪恶发生的根源,而非用于案件的谋篇布局。国内影视改编后,作为悬疑类型的作品,观众必然对故事的逻辑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编剧必须以缜密的思维把故事的逻辑链条补充完整。
关于剧作,契诃夫有个观点经典永流传:如果在第一幕里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意思是戏剧中的一切细节都要发挥作用,才能展现出戏剧性。电影《回廊亭》里,程萱的丝巾、高山在水池边摔倒的场景、高志喝酒时被特写的酒杯等等,影片给出了太多没能鸣响的“枪”。与此同时,大到推进主线剧情的管家谋杀高晋私生子的动机,小到属地民警造访时律师协同高家人一起搬尸的怪异举动,剧情又处处布满了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陷阱。当一部悬疑类型电影既无法经由严密的编剧思维达成逻辑自洽,又提供不了刑侦推理的头脑风暴快感,无论原著几分,改编都只能在低空运行。
更遗憾的是,影片还在改编中丢失了最具视觉魅力、也最能弥补原著悬疑感不足的“空间叙事”。在日本作家的原著里,回廊亭这一结构特殊的家宅高度参与了叙事,建筑本身正是悬念揭晓的关键要素。但本该借用视听语言将空间做足文章的电影,却恰恰抛开建筑,丧失了影像叙事的重要道具。
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合理适配,才是塑写真实性与渲染共情的起点
微妙的是,电影与网剧两个版本的《回廊亭》之外,在中国内地市场,2019年首演、与两部影视作品“同宗同源”的舞台剧《回廊亭杀人事件》却拿到了相对不错的口碑。在一些剧评人看来,舞台剧主创的高明之处,是将刻画的重点落于“人与人之谜”,而非“谁是真凶”的推理之上。如此一来,原著里强烈的日式风格、日本社会底色浓郁的财团设定等,纷纷在戏剧的权重里让渡于人物内心的戏剧力量。在爱情里受困受骗的女孩、在欲望和偏执中渐渐扭曲的人性,这些情感深处的痛苦挣扎不仅弥补了悬疑的薄弱,更跨过文化隔阂,触动了不少中国观众。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吕鹏指出,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差异是东野圭吾乃至日本IP落地中国时面临的最大改编难题。“东野圭吾热衷于塑造极端的人性、呈现极端的伦理困境、表现极端的爱恨情仇,与这种极端相伴的,可能是对伦理的突破、对人性恶的张扬、对献祭式情感的暧昧。这些特点植根于日本社会的土壤中,常常揭露人性的恶与社会的不公。而这些,与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相冲突,改编的本土化落地不易。”比如《长长的回廊》中,豪门世家争产、私生疑云、隐秘的畸恋等都带有一定日本社会背景,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不算多见;此前《嫌疑人X的献身》原作中武士道精神和献祭式情感也让中国观众缺少共鸣。
此次电影版《回廊亭》的口碑崩塌,就是创作者没能越过东野圭吾作品本土化的两重山,既无法以中国人的价值观、情感观为女主角构建起足够让人信服的动机共鸣,也无法在架空的社会背景里补齐逻辑漏洞。但学者提醒,成功的影视改编,从来不是对文字的照搬挪移,而是在恰当的文化土壤中,用视听滋养故事、以影像的特征裁剪叙事,由此扬长避短成就佳作。
《回廊亭》之后,张哲执导的《绑架游戏》、陈卓执导的《彷徨之刃》、贾樟柯监制的《悖论13》等多部东野圭吾IP改编作品即将排队与国内观众见面。是时候给东野圭吾“祛魅”了吗?现在下结论恐怕为时过早。能肯定的是,随着国内悬疑创作水平和观众审美的不断提升,唯IP论的热度渐渐消退。也许依然会有观众仅仅因为“东野圭吾”四个字就买单进场,但更多人认证的好剧、好电影,应该能提供:闭合的逻辑链、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可以抵达芸芸众生内心深处的情,进而在人心的层层递进里、在悬念的辗转腾挪中拍出人性正道的光。
影视剧
IP
改编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