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剧照。凌风摄
李俐
一场上世纪80年代的胡同婚礼,最近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热闹开席,这就是根据刘心武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话剧《钟鼓楼》。
该剧以独具匠心的非线性叙事结构讲述了钟鼓楼下一座四合院里发生的故事。通过对四个家庭12小时生活的鲜活展现,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形形色色的老北京市民群像,也把对于时间、命运与时代的思考留给了观众。
去年11月,话剧《钟鼓楼》首轮仅演出一场就被新冠疫情打断,但依然因其背后的文学厚度和浓郁的京味备受关注。《钟鼓楼》是刘心武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茅盾文学奖中极其稀有的专门描写北京的作品。如何将近30万字的鸿篇巨作浓缩到两个多小时的舞台上,同时精准呈现原著中的京味京韵,是对改编的最大考验。
作为新京味戏剧导演代表,黄盈在改编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回文互现”的方式,以独特的舞台时空结构展现了1982年12月12日早晨5时到下午5时这一天里发生的故事,让四个家庭的生活百态形成并行又交叉的故事线,唱响了一曲“京味市民交响”。
这样的结构为《钟鼓楼》提供了一种属于舞台的独特“阅读”方式。通过时间的一次次流转、家庭场景的一次次切换,观众得以从不同视角看到同一事件的多个侧面,也不断揭开小院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钟鼓楼》对上世纪80年代氛围的准确还原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穿越”之感。蝙蝠袖、喇叭裤展示了当时的时尚态度,假领子、红秋裤则复活了时代记忆。不少道具也是主创团队从市场上淘来的真品,包括上世纪80年代的报纸、“四个喇叭”的收音机、汤婆子、三转一响的机械表、1985年印制的中国地图等。
上世纪80年代的婚宴究竟有哪些规矩、局长和工人家庭用的暖水瓶有何差别、年轻人为啥热衷学外语……细心的观众还可以从剧中解读出不少时代密码。
“时间是个圈,也是一根直线!”剧中薛大爷的这句台词,为烟火气十足的《钟鼓楼》增添了一份哲思。始终在舞台背景矗立的钟鼓楼见证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更迭,而这其中的律动则由生活在钟鼓楼下普通人的命运交织而成。在与世无争的胡同大爷、执着追求艺术的角儿、恐婚新郎、委屈儿媳等20个人物身上,既体现着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也延续着老北京那种宽厚、温情的人际关系。
正是这种随着时间不断沉淀下来的东西,将今天的观众与40年前的芸芸众生勾连在了一起。也希望随着演出的不断打磨和沉淀,《钟鼓楼》的表演可以减一分热闹,多一分从容,把时间的故事讲得更有余韵。
钟鼓楼
话剧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