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娱乐 > 正文
评韵唱古今 经典传百年
2025-01-10 09:44:51
文章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艺院团保留剧目巡礼】


  评韵唱古今经典传百年


  ——中国评剧院看家戏回眸


  作者:马艳会(中国评剧院助理研究员、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学术秘书)


  中国评剧院是伴随新中国成立逐步建立的国家级评剧表演艺术团体,其前身为1953年成立、隶属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中国评剧团,195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评剧院,并确立建院方针为“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


  中国评剧院在七十年的艺术实践历程中,推出了众多久演不衰、声名远扬的经典剧目。无论是筱白玉霜主演的《秦香莲》,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花为媒》,还是谷文月主演的《杨三姐告状》,都体现着艺术家的独特匠心,塑造了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彰显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辉,产生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这些剧目凭借强劲的艺术生命力,感染并影响了无数观众,培育了几代演员,成为中国评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韵唱古今经典传百年


评韵唱古今 经典传百年

  评剧《刘巧儿》:新凤霞饰演刘巧儿


  1.剧院既重视加工整理优秀传统剧目,也致力于排演新戏


  评剧诞生于清末,自诞生之初便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为评剧初创时期的奠基之作,《杨三姐告状》由剧作家成兆才依据当时的社会时事创作而成,讲述了杨二姐被丈夫高占英及其情人合谋杀害后,妹妹杨三姐为其申冤报仇的故事。该剧一经搬演,便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影响了剧中所反映现实案件的审理与判决。


  中国评剧院成立后,着力加工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杨三姐告状》便是其中典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剧院先后对该剧进行了三次整理提升,一方面依据观演体验的基本要求,将原本七十幕的连台本戏浓缩为单本剧;另一方面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改变了原作依赖“清官私访”才能申明冤情的叙述,更加凸显了剧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1980年,中国评剧院复排《杨三姐告状》,中国评剧院演员、新派传人谷文月扮演杨三姐,为区别于传统戏中的花旦步,谷文月创造了杨三姐平脚走路的身段动作,以身体扭动带动脚后跟,表现小姑娘裹脚后独特的走路姿态,使得舞台表演更精准,人物形象愈发丰满,生活气息也愈加浓厚。饰演杨母的中国评剧院演员赵丽蓉,采用“八分唐山话、二分普通话”的念白方式,为观众带来扑面而来的亲切感。这些革新都极大地提升了《杨三姐告状》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在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剧院紧跟时代,致力于排演贴近社会现实的新戏。1956年,为了拍摄评剧电影《刘巧儿》,中国评剧院开始排演评剧新编戏《刘巧儿》。该剧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同样取材自真人真事,讲述了刘巧儿为争取婚姻自由坚决与包办婚姻做斗争的故事。在电影版《刘巧儿》中,中国评剧院决定把原来只是幕外过场戏的小桥片段改成一个重点戏,增加刘巧儿的一个大唱段,突出其争取自由解放的勇敢精神。在“小桥送线”这一场戏中,刘巧儿的扮演者、中国评剧院演员、新派艺术创始人新凤霞根据刘巧儿退掉包办婚约后的愉快心情,创造了一段轻快优美又有生活气息的身段表演。她把传统戏中的耍辫梢改成耍线,然后顽皮地拾起石子打树上的鸟,在河边照着自己美丽的倩影,捏下岸边小红花戴在头上……这一系列漂亮连贯的动作使一个活泼俏皮、勇敢可爱的边区少女形象跃然台上。


  电影《刘巧儿》上演后享誉全国,不仅对评剧艺术的传播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也使妇女解放的思想深入人心。“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这一鲜明表达妇女婚姻自主观点的唱段,也经由剧作传遍大江南北,成为评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经典唱段。


  七十年来,中国评剧院创作了一系列新编剧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剧《金沙江畔》、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展现农村变革的《马本仓“当”官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创排的《母亲》,及以文物为媒、传承文化之魂的《咫尺千里》等,它们代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创作风格,展现出一代代评剧人的艺术风姿。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剧作所共同展现的用艺术观照现实的特点,早已沉淀为评剧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品格,成为中国评剧院现代戏创作始终遵循的根本宗旨与艺术要求。


  评韵唱古今经典传百年


评韵唱古今 经典传百年

  评剧《秦香莲》:筱白玉霜饰演秦香莲


  2.流派艺术是艺术特色与演员气质的精妙融合


  流派艺术展现了艺术家独创性的艺术造诣与成就,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显著表征,也是艺术品类迈向成熟和繁荣的关键标志。


  《秦香莲》是评剧发展历程中诞生的经典佳作,尤其是在不同流派名家演绎下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审美趣味,极大地增添了评剧的艺术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派“秦香莲”,与其他流派高亢激昂的演唱风格有所不同,白玉霜凭借其低沉婉转的嗓音,塑造出一个含蓄内敛的舞台形象。中国评剧院成立后,对《秦香莲》展开改编,由中国评剧院演员、白派传人筱白玉霜扮演秦香莲。她在延续秦香莲整体人物形象、继承白玉霜嗓音宽厚洪亮、行腔柔润平稳特色的基础上,拓展了白派的声腔旋律与歌唱性,以低回婉转的唱腔来抒发秦香莲悲伤哀怨的内心情感,通过大方自然、稳重深沉、刚柔并济的表演来刻画秦香莲的斗争精神,进而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构建起白派艺术独特的审美格调。中国评剧院演员、魏派艺术创始人魏荣元在这部戏中扮演包拯,并因此创造了评剧的花脸行当,从此评剧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大剧种。


  这一版《秦香莲》在众多流派版本中崭露头角,铸就了评剧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座高峰,其中如“闯宫”“琵琶词”“见皇姑”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名段至今广为传唱。


  流派艺术是对戏曲美学特征的创造性传承,是艺术特色与演员气质的精妙融合。对于流派艺术的执着追求,既关乎戏曲的传承,也是剧目、剧种、剧团确定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中国评剧院的白派(白玉霜)、新派(新凤霞)、马派(马泰)、魏派(魏荣元)、张派(张德福)五大艺术流派,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创新中构建起别具一格的演唱风格和表演风貌,中国评剧院凭借流派艺术家们的艺术智慧与精神追求,打造出一部部凝聚着思想精华与时代风貌的戏曲经典,为后世从业者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瑰宝。


  评韵唱古今经典传百年


评韵唱古今 经典传百年

  2024版评剧《花为媒》


  3.经典作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凝聚出新的审美品格


  戏曲经典的产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典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数代人多次的整理加工和打磨提升。这种打磨通常是全方位的,涵盖从文学剧本、音乐唱腔到导表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创新。戏曲经典在历代传承者的接力下,磨砺出恒久的光芒,同时也滋养并培育着一代代的后起之秀。


  《花为媒》是评剧经典剧目,也是“新派”艺术的代表作,于1909年由剧作家成兆才根据《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张五可与贾俊英、王俊卿与李月娥两对有情人经过张冠李戴的误会后终成眷属的团圆故事。中国评剧院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分别从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不同角度对该剧进行了五次整理改编,在版本更迭和传承延续中铺就了《花为媒》的经典之路。


  由陈怀平、吕子英编剧的这一版《花为媒》,重点在剧本上调整故事情节、重构人物关系,增添“贾俊英”这一小生角色,使两对有情人都能成双成对。此版本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去除剧情中一夫多妻的封建糟粕,这一调整也成为《花为媒》经典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1963年,鉴于该剧强烈的社会反响,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将中国评剧院这出舞台佳作拍成戏曲彩色电影,电影版《花为媒》着重在唱词上精雕细琢、仔细润色。例如,将原本中张五可简单唱出的十二个月的代表花卉重新编写为文辞典雅且能传递人物心境的四季花名,这一改编成就了广为流传的“报花名”经典唱段。此后的舞台版《花为媒》又反过来吸收了电影版中新编的“玫瑰花开”等文词优美的唱段,突出戏曲艺术的歌舞性和诗意美,使之成为一部雅俗共赏的舞台经典。2013年推出的《花为媒》重在对舞美、服装等进行深耕细作,在坚守剧作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挖掘其当代审美品格,张五可一角由中国评剧院新派再传弟子王丽京领衔出演。此版《花为媒》在流派艺术的传承接力中完成了对经典剧目的继承延续。


  2024年,中国评剧院重点推出了以“青春”为亮点的新版《花为媒》,由谷文月担任艺术指导。其中恢复了“车柳子”等初期版本中特色鲜明的曲调唱腔,保留了电影版中脍炙人口的“玫瑰调”等精彩唱段,让评剧在发出新声的同时再现原汁原味。新版《花为媒》在沿用当下活跃于舞台的王丽京、李妮等当家演员的同时,引入王维等新生代力量领衔主演,使《花为媒》这一评剧经典历经百年依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齐红表示:“作为国有文艺院团,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展现评剧剧种在新时代的新风貌。”中国评剧院致力于用持续涌现的精彩剧作不断践行这一宗旨。


  本版图片由中国评剧院提供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8日16版)


责任编辑:高冉

评韵

经典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