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时尚 > 正文
3大变化共同见证“双11”进入新“轮回”
2021-11-22 09:47:19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2021年“双11”已过去整整一周时间,各大平台和商家也陆陆续续结束了“双11”期间的各种优惠活动。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双11”(11月1日-11月11日)天猫交易总额为5403亿元,比2020年4982亿元的总交易额增长8.45%。而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京东双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同比增长28.58%。

  尽管在消费者的视角之中今年的“双11”平淡无奇,但单纯从统计数字上来看,天猫和京东分别创造了新的成交额纪录。虽然增速上有高有低,但二者总成交额合计接近8900亿元,在总交易规模上同样再创新高。

  一方面是消费者体验中的“平静”和“平淡”,另一方面是史无前例的“双11”消费新纪录——在这种有趣的反差中,经历了一个12年完整轮回“双11”,似乎可以被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双11”不再是某个平台、商家或者消费者的节日,不再是单纯冲击销售额的窗口期,而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消费观念,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进击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

  在减少了冲动消费、“剁手”下单等不理性行为之后,今年“双11”呈现出很多新的变化。

  变化1

  全方位强监管护航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对网络购物和“双11”的监管从未间断,但2021年“双11”几乎可以被视为新一轮网络购物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试金石。

  今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这意味着平台、商家不正当获取和分享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客观上规范了“双11”消费环境。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一周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11月8日下发了《关于规范“双11”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该提示要求各电商平台严格落实好主体责任,规范好促销与广告发布行为,禁止采用不正当的竞争与营销手段,再次透露出相关部门加强对“双11”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监管的决心。

  除此之外,今年本身就是互联网反垄断的元年。年内,相关部门对互联网行业内存在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查处,不仅开出了很多史无前例的巨额罚单,同时还不断细化各项规定和措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今年也不得不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有了更多的约束和自律。

  变化2

  “新生代”消费崭露头角

  通常来说,“新生代”指的是年轻的一代。但在今年“双11”消费中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其实既包括了消费特征很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也包括逐渐参与到网络购物中来的中老年消费者。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到“双11”中来。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今年46岁至55岁的中老年用户成交额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83%。天猫发布的数据则显示,新手机、羽绒服、毛呢外套是老年用户三大“心头好”,iPhone是他们购买最多的电子产品。

  与此同时,根据今年“双11”的各项数据,新消费的趋势重点在国潮、老字号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品,而这些正是很多年轻消费者所热切关注的。

  数据显示,在95后、00后的广泛参与下,220家老字号品牌在双11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其中,有184家老字号开起了直播,直播间也成为老字号与年轻人交流的新方式;在保健品方面,通过升级技术、改进包装和剂型,传统保健品也同样能击中“养生青年”的需求;年轻人对非遗的热爱也远超想象,博物馆文创产品迎来爆发,同比激增超400%……

  变化3

  直播电商不再甘当配角

  近几年来,直播电商在“双11”中的地位逐年升高,今年更是从配角一跃成为“领衔主演”。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经占到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占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以上。

  随着消费者直播电商消费习惯逐步养成,直播电商在“双11”中的战绩也越来越“英勇”。在公开报道中,一位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在一天之内的销售额就可以达到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甚至能够超过绝大多数传统百货商场一年的销售额。

  尽管如此,一些直播带货仍存在虚假宣传、销售违禁产品、利用“专拍链接”误导消费者、诱导场外交易等违法违规之处,仍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避免权益被侵犯。刘洋


责任编辑:曹晖

变化

双11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