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流
国庆前夕,住在新华路附近的一位上海市民发现了一桩新鲜事:新华路上的5个电话亭在一夜之间被改造成了迷你新华书店。
凌晨3点,这位市民在微信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发布了这个“发现”。主办方尚未“官宣”,这5个红色电话亭已在人们的社交圈刷屏了。有人说,“那一刻,感觉上海的温度回来了”。有人说,后来白天去过,晚上也去过,“但更喜欢夜晚的书店。橙色的微光,温暖了整条街”。有人从外地来,“就想看看这样的上海”。有人在外地出差,“真想赶快回上海看看”。
新华路书店,与新华书店只有一字之差,让合作来得顺理成章。电信部门、街道、新华书店三方合力的创意,让老品牌有了新活力。尽管只是为期5天的“快闪”,却留下了值得慢慢体悟的思考。
在上海人的记忆里,“新华书店”是绕不开的一个文化符号。许多人依然记得改革开放初期,知识的力量重新得到重视,无数青年涌向新华书店争相购买数理化课本或经典文学著作。在很多“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里,周末或寒暑假时,总会在新华书店消磨一整天。正如这次“快闪”活动的策划者之一江利所说,人们对新华书店没有陌生感,但可能缺少新鲜感。如今开书店,不是简单地在一个房子里摆上书,而是要思考打动读者的那个点。“快闪”结束后,江利还在老照片里意外地发现,几十年前,上海街头真的有过新华书店书亭。
有人感慨,曾几何时,读书的行为越来越成为某种时尚,但城市里的书店越来越少了。有的“网红”书店,红极一时,轰然倒塌。有的“书店”里,书不再是主角,但同样是经营者探求让一家“书店”生存发展下去的方式。
那么,电话亭变身新华书店,到底为什么能够打动人?或许就在这份平常。电话亭曾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和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随着社会科技进步,逐渐成了“无用”之处。放入书的电话亭,有了重新“活”起来的可能性,而阅读,也能通过这个载体走进街头巷尾,走进日常生活。
5个电话亭迷你新华书店里,有一个特别的换书亭,读者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带走,再把自己的闲置书填补进空位。闲置的书,被冠以“贤书”之名,既是谐音,又是一种美好期许。如果说,读一本好书是和一位贤者交谈,交换一本“贤书”,可以让这位“贤者”影响更多人。
最近,上海几家小书店同样发起了“一书换一书”活动,鼓励读者把自己闲置的书放进书架,与他人交换。在这些被交换的书的扉页上,不少人认真写下了寄语——“给下一位读者”,希望自己喜欢的书能找到喜欢它的新主人,发现它的美好。有的小书店老板将换书车推到了大街上,有的小书店每个周末都把自己的移动书摊摆到不同市集。原来,阅读这件事,真的不限于书店的实体空间,而书店的形态也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不一定要成为“网红打卡地”,或许更应该是电话亭这样的生活中的平常事物。
限于管理等多种因素,电话亭新华书店只是一场限时“快闪”。其实,几年前,上海街头就曾出现过类似的由电话亭改造的“悦读亭”。遗憾的是,这“借力”电话亭的阅读行动,在一段时间后归于沉寂。人们期待“快闪”能成为“慢闪”,设想一下,假如电话亭真的成为一家固定的书店,新鲜度过了之后,会有多少人保持热情与关注?或许谁也不敢打包票。
电话亭+书店,构成了一种有温度的浪漫叙事。在城市里,需要被唤醒的不仅是电话亭,还有日常发生的阅读需求。“快闪”之后,这条路仍然长。
电话亭
书店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