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时尚 > 正文
“盲盒”期待:年轻人爱上胶片摄影
2025-04-10 10:11:15
文章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观者有心】


  作者:原蕊楠


  近一两年,二手交易平台上经典胶片机买卖日益活跃且价格不菲,一次性胶片机登上相关购物平台热销品榜单,曾经关闭的胶卷冲洗店重现街头巷尾,小红书上“#胶片”话题浏览量超过38亿……在数字摄影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胶片摄影正悄无声息地重新走进人们生活,其拥趸也从胶片摄影发烧友扩展到一般年轻人。


  怀旧情绪在这种看似逆潮流而动的文化现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一些胶片摄影发烧友而言,胶片年代的摄影过程充满仪式感,从小心翼翼地将胶卷装入相机,到在暗房里耐心地冲洗照片,那种略显原始味道的手工操作方式与现代快节奏的数码摄影形成鲜明对比。还有,胶片摄影发烧友出于对胶片摄影的怀念,大量购买并收藏经典胶片相机,举办胶片摄影展,在摄影圈掀起一股复古风潮。


  胶片摄影发烧友毕竟是少数,那些非发烧友的年轻人为何也对胶片摄影有巨大热情?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年青一代,他们没有经历过胶片摄影的黄金年代,对胶片摄影自然也就谈不上怀旧。他们爱上胶片摄影,更多是为体验充满不确定性的摄影过程——胶片质量、显影配方、药液温度、显影时间、冲洗环境,每个因素都影响着最终的成像效果。这些让胶卷成为独特的“成像盲盒”,很多年轻人把拍摄、冲洗胶片照片当作满足自己好奇心的“拆盲盒”仪式。


  所谓盲盒,是指消费者无法提前得知里面是何产品的盒子,不确定性是盲盒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每拆一个盲盒,都是打开一扇神秘的大门或者是进行一次小小的冒险。有关大众消费心理的研究表明:“是不确定的刺激加强了重复决策。”当不确定性预期带来的紧张感,转变为确定性结果带来的满足感时,消费者的心理感觉便会变好,甚至比直接给他/她结果更加好。一来二去,人们就爱上了“拆盲盒”的感觉。因此,盲盒消费近年来逐渐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文化消费方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盲盒市场的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


  胶片摄影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盲盒消费的升级。当然,胶片构成的“成像盲盒”与传统的商品盲盒还是存在一些差别——拍摄者并非在完全未知中拆解惊喜,而是在已知与未知的夹缝中打捞时光。当拍摄者按下胶片相机的快门,记忆的轮廓已在脑海中勾勒成形,因而冲洗出的照片画面既不会完全脱离预期,又带着显影偏差的惊喜。胶片摄影的魅力正源于“预期”与“惊喜”二者恰到好处的配比。


  在盲盒消费中,消费者最在意的不是盲盒中的具体物品,而是从购买盲盒到打开盲盒过程中那种“期待——惊喜”的情感变化。胶片摄影也一样,于拍摄者而言,承载意义的不单是照片,更是拍摄冲洗的过程。这体现了大众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从重视商品的实用价值到追求过程体验和情绪价值。未来,随着消费的升级,像胶片摄影一样的体验消费、情绪消费或许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9日13版)


责任编辑:林林

“盲盒”期待

胶片摄影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