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益不佳 机构转向配置货基以外品种
2020-04-13 08:56:13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机构投资者仍是货币基金规模的主要贡献者,已披露的2019基金年报数据显示,约六成货基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50%。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机构投资者配置货基的需求还在,但机构资金有成本压力,持续走低的收益率会加大投资压力。一季度以来,中短债基金、利率债基的表现优于货币基金,从提高投资收益角度考虑,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品种要发生一定转移。

  

  机构配置货基需求依然旺盛

  

  总体而言,货币基金收益稳定、风险低、流动性高,机构投资者配置意愿依然旺盛。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全市场279只货币基金中,208只发布了2019年报。在这些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50%的有126只,在可比货基中占比超过60%。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中基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货基规模增长近1万亿元,由去年底的7.11万亿元增长至今年2月底的8.08万亿元;规模增幅达13.64%。

  

  国金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徐艳芳表示,机构投资者配置货币基金并未发生大的方向性变化。货基流动性较好,且目前机构投资者的避险情绪较高。德邦基金也认为利率下行并非资产荒逻辑,而是避险需求和宽松政策驱动,机构的流动性管理需求仍很高。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现金管理组投资总监魏桢认为,2017年10月流动性新规后,基金公司开始对货基的机构投资者进行明确的划分与预期管理。机构投资者对货基的首要投资诉求仍然是流动性管理,申购货基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银行、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广谱利率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其它产品投资收益率也在下降。当然,在市场利率出现向上拐点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诺德基金表示,机构对货币基金的配置依旧比较踊跃,但不同类型的机构对货币基金的利率水平有各自的看法。银行类和非银机构投资者的利率比较基准有很大不同,导致不同类型机构的申赎行为也不一致。另外,其它市场的波动可能会使市场资金流向产生变化,也会引发机构投资者对货币基金配置的变化。

  

  部分机构资金

  

  转向配置其它固收产品

  

  随着货基收益率的持续下滑,基于避险及投资收益目标压力等因素,无论是基金管理人还是基金销售机构都感受到,一些机构投资者开始转向配置其他品种,如中短债基金、固收+类产品。

  

  徐艳芳认为,受到疫情影响,一季度债市表现超预期,短债、中短债产品的表现远超货币基金,而且波动风险并不大,机构投资者逐渐关注这类产品并有所参与。

  

  基煜基金研究部的统计显示,截至4月8日,成立满6个月的短债基金共98只,近6个月平均年化回报为4.96%,高出货币基金256个BP。过去一年,短债基金的月度平均回报均实现正收益;风险层面,其最大回撤较小,近6个月平均最大回撤-0.11%。

  

  民生加银基金固定收益部表示,收益率不断走低,部分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目标,选择其它的投资品种。

  

  也有基金公司认为机构投资者对货基的配置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魏桢表示,货基的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低,对流动性要求高,目标客群的核心诉求与其他理财产品有差异,属于不同赛道的产品。目前博时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没有变化,但也会居安思危。

  

  深圳某大型公募表示,利率水平降低,市场出现了“资产荒”,货币基金对机构的吸引力的确在下降,但仍是主要配置途径之一。目前,机构对债券型基金、固收+类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情况既考验资管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同样在考验机构的配置水平。

  

  为更全面了解机构投资者的货基配置动向,记者采访了两家专门服务机构客户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相比基金公司,独立基金销售机构面向的投资者更为广泛。基煜基金表示,机构投资者通常有成本要求,货币基金的收益走低无疑会加大其投资压力,已经有一些机构投资者转向投资净值型债券基金,如短债基金、主动管理的利率债基、主动管理的信用债基和指数利率债基。尤其是短债基金成为替代货币基金的首选,相较货币基金而言投资范围更广,投资限制更少,而且其收益高于货币基金而回撤又较小。

  

  北京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汇成基金表示,货币基金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是流动性配置的品种,主要还是更多配置债券型基金和权益类基金等,超过了60%的资金配置为非货币型基金。对于货币基金本身而言,由于收益率持续下行,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大型专业资管机构从提高投资收益角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品种配置转移,包括转向短债基金甚至货币类的保险资管产品、券商资管产品等,的确会带来一定替代。


责任编辑:

收益

机构

货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