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基市场冰火两重天 同质化产品运作难
2021-02-08 09:32:08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2021年以来,指数型基金市场相当热闹,恒生ETF规模突破百亿、热门行业ETF快速上市,但同时,也出现了指数型基金发行失败、转型或清盘的现象,1.3万亿指数基金市场“冰火两重天”。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指数型基金快速发展过程中,产品的同质化无法避免。基金公司需要通过布局行业稀缺指数、提升投资者收益和投后体验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指基募集失败、转型和清盘

  同质化产品运作难

  2月6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融通创业板ETF联接基金截至2月4日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成为今年第二只募集失败的基金。

  除了发行失败,近日华安MSCI中国A股国际ETF提请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该只基金终止基金合同并终止上市的议案;“易方达上证50指数”公告变更为“易方达上证50增强”,并修改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相应条款;此外,今年以来还有南方中证500原材料ETF、南方中证500工业ETF等指数型基金陆续公告清盘……迈入万亿规模的指数型基金市场“优胜劣汰”加剧,同质化产品运作困难。

  “海外市场指数同质化现象同样明显。”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孙桂平表示,美国市场的指数基金也集中于少数公司,2018年的统计,贝莱德、先锋领航和道富集团三巨头占据了美国ETF基金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

  天弘基金也表示,受进入门槛低等因素影响,指数产品出现一定同质化在当前发展阶段并不意外。

  以大盘宽基指数基金为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排除联接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数量多达36只(份额合并计算,包含场内外基金),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43只;跟踪中证500、创业板指数的基金数量分别为24只、21只,还有39只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基金,宽基指数市场显得较为拥堵。

  不过,多位行业人士认为,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升,主动基金往后越来越难获得超额收益;而指数细分领域不断拓展,指数基金未来仍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工银瑞信基金指数投资中心研究负责人、工银中证科技龙头ETF基金经理刘伟琳表示,指数基金的布局相对来说比较全面,虽然很多属于同一领域,但一些产品标的是大行业,也有很多产品属于细分领域,各自之间有一些差别,可供投资者根据不同的偏好进行选择。

  孙桂平也称,“随着我国权益市场不断发展成熟,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获取将越来越难,未来指数基金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逾四成指数产品沦为“小微基金”

  近年来指数基金发展很快,跟踪同一指数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

  以跟踪上证50指数的基金为例,数据显示,华夏上证50ETF规模超过500亿元,而有的同类产品规模不足3000万。

  同时,随着资金向头部产品集中的趋势,指数型基金的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突出。2020年底,864只偏股指数型基金中,有121只规模低于5000万,占比为14%。

  在指数基金市场规模登上1.3万亿元后,各家基金公司也积极搭建产品线、提升投资收益和投后服务等,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从海外经验来看,打造全面的产品线和鲜明的品牌是提升指数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刘伟琳说。

  天弘基金表示,提升指数型产品竞争力,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为客户设计优质的、中长期有望带来可靠收益的指数标的为目标,同时提升投后服务。

  孙桂平也认为,指数基金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先布局的基金公司在销售、做市和系统建设方面都具有先发优势。新布局的基金公司要获得机会,一方面是提前布局细分行业主题ETF,避免集中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宽基指数上,如前期布局消费、白酒等指数基金,就很能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增强指数型产品也是很好的机会,这类基金结合了被动和主动投资的优势,在当前市场仍存在超额收益的背景下,可以提升指数基金的收益。

责任编辑:陈康利

指数基金

两极分化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