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公募日子难过!股东累计“输血”3.75亿
2022-09-15 09:30:57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中小公募运营艰难,基金行业再现补充资本金的现象。


  9月14日,湘财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2亿元,新增注册资金5千万元,这是湘财基金时隔一年8个月后再度增加资本金。今年以来还有国融、新沃、西部利得、太平基金等多家公募公告新增注册资本,累计增资达到3.75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部分基金管理人近年来频频增资,主要有资本金消耗较多影响新业务开展、拓展新兴业务、变更公司股权等方面的考虑,但多数管理规模较小、产生亏损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更有补充资本金的需求。而各家中小公募也将通过完善投研团队、提升投资业绩、补齐业务短板等方式提升公司的运营管理,尽早实现业务发展和公司盈利。


  湘财基金资本金增至2个亿


  基金业今年已累计增资3.75亿元


  9月14日,湘财基金发布公告称,经湘财基金股东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5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亿元。本次增资后,公司股权结构中,湘财证券仍然全资持有湘财基金,出资金额增加为2个亿,本次变更新增注册资金5千万元。


  Image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报,湘财基金旗下9只公募基金(份额合并计算)管理总规模为27.71亿元,在全市场149家基金管理人中规模排名第135位。


  从产品结构看,湘财基金混合型基金14.6亿元,股票型基金2.01亿元,债券型11.11亿元。公司旗下9只产品中,有4只产品规模不足2个亿,7只权益类基金规模皆不足5个亿。


  事实上,早在2021年1月,湘财基金就曾公告,公司的注册资本由1个亿增至1.5亿元,这是时隔一年8个月,湘财基金再度公告增加资本金。


  除了湘财基金外,2022年以来还有国融、新沃、西部利得、太平基金等多家公募公告新增注册资本,5家基金管理人累计增资3.75亿元。国融基金还在年内先后两次新增注册资本,1月29日公告资本金由1.5亿元增至1.7亿元,6月25日再次新增至2个亿。


  谈及各家公募密集增加资本金的情况,一位公募高管向记者分析,上述公募基金管理人增加资本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公募基金管理人规模很小,成立时间也相对较长,估计资本金消耗差不多了,可能需要股东增资;第二,部分管理规模较大的公募新增注册资本,有可能是想参与其他新兴业务,比如做公募REITs子公司、成立财富管理子公司等新业务,也会选择新增注册资金;第三,部分公募可能是股东股权变更的需求,新增了注册资本。


  另外,据上述公募高管分析,“根据监管规定,基金公司资本金规模低于4千万,可能会对公募基金的新业务发展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也非常有必要增资。”


  根据2013年8月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运用管理暂行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的净资产低于4000万元人民币,或者现金、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可运用的高流动性资产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且低于公司上一会计年度营业支出的,基金管理公司应当暂停继续运用固有资金进行投资,其固有资金应当主要用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因此,为了不影响公司发展,一般在公募管理人资本金低于4千万时,就可能启动补充资本金的流程,这也是部分公募增资的重要考虑。”上述高管称。


  Image


  上半年8家公募产生亏损


  中小公募面临发展难题


  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经披露中报的7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净利润总计达到206.17亿元,公募基金行业总体实现了利润增长。然而部分公募基金由于规模偏小、成立时间较短等因素,在今年上半年产生了亏损。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上述76家披露中报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中,有8家公募基金产生亏损。其中,江信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亏损超过2300万元。


  北京一位中小型公募总经理对此表示,基金公司发生亏损,一般情况是公司管理规模偏小,或者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短期内仍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


  据该公募总经理分析,公募基金业是一个依靠管理规模实现盈利的行业,基金公司的盈亏与管理规模存在密切关系。而由于中小公司存在银行的“准入白名单”、渠道尾随佣金等因素影响,如果没有纳入银行等核心渠道的“白名单”,或者渠道尾随佣金较高,都可能因此无法做大规模,或者较大比重的管理费收入分给了渠道,基金公司本身的经营变成了微利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尤其是针对管理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晚的基金公司,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据该公募总经理测算,考虑到尾随佣金的因素,目前基金公司达到200亿元以上的管理规模,才可以大体实现盈亏的平衡,这也是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短期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公司盈利,我们这些年也在搭建我们的投研人才团队、提升投资业绩,开展系统建设、补齐产品线和业务短板等,希望做好存量的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的投资业绩,拓展专户业务,更好激励投研团队等,希望走出以业绩带动规模发展的路径。”该公募总经理称。


  事实上,在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管理总规模从2018年末13万亿增至目前27万亿元的过程中,基金行业的头部化效应也是愈加凸显,行业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愈演愈烈。


  截至2022年中报数据,易方达基金公募管理总规模达到1.62万亿元,广发基金1.31万亿元,天弘、华夏、博时、南方基金等都迈入“万亿俱乐部”。其中,基金行业头部前20家基金公司管理总规模达到17.32万亿元,行业规模占比达到65%。但是也有易米基金、明亚基金、华宸未来基金、国融基金等多达13家公募管理人管理总规模不足20亿元,沦为“小微基金公司”。


  “基金行业的分化是自然现象,”一位银行系公募高管对记者表示,资产管理行业在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根本上来讲,国家的发展壮大是我们基金行业发展的根基,具体到中小基金公司,有的通过深入的投研改革和投资业绩的释放,实现了快速发展;有的通过特色化产品布局,在某些细分行业和领域建立了竞争力,形成“小而美”的公司。


  “在快速发展壮大的资产管理市场,银行、保险、公募、信托等各类资金都在积极布局,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小公司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仍然存在,我们需要找准自身资源禀赋,在细分市场和特色化领域做出投资业绩,每家公司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这位银行系公募高管称。


责任编辑:刘利香

中小公募

基金行业

补充资本金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