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只中长期纯债基11月以来跌幅超1% 业内人士:短期债基迎来配置机会
2022-11-16 09:36:51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11月14日,债券市场延续了此前中长期券走弱、短券走强的态势,国债期货大幅收跌,反而是一众地产债逆势大涨。与此同时,不同债券资产基金在过去一周的收益率波动明显,部分中长期纯债基金上周跌超1%,拉长至本月内数量则更多。


  事实上,最新社融数据显示,企业强、居民弱,中长期强、短期弱的特征较为明显。


  有分析人士称,上述情况使得融资主体中长期通过债券融资的预期持续降温,进而让机构的久期策略更加倾向于短债配置,一些中长期债券基金不仅面临收益降低的风险,也面临被赎回的压力。


  债券基金遭遇净值波动


  又是外部货币政策落地后的一周,固收类基金的净值再次出现波动,趋势是向下的,这让很多业界注重稳健理财的投资人感到疑惑。


  一方面,对于非含权债基持稳赚不赔的人士的确存在,另一方面,近期突如其来的回撤的确让很多持有相关资产的投资人不适应。


  在最近的市场中,大类资产配置的风险讨论普遍聚焦固收类资产,核心就在关注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扰动因素下的资金变动。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一众债券类基金的确遭遇净值波动,其中以中长期纯债基金最甚。


  Wind统计显示,仅在过去一周内,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下跌了0.16%,为11月以来单周最大跌幅。观察细分类型可以发现,中长期纯债基金回撤最大,部分单周净值跌幅接近2%,就本月以来观察,最大跌幅已经超过6%。


  对于纯债基金而言,本月内跌幅超过6%的确不常见,毕竟此类基金年化回报也大多集中在4%~5%的平均水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1月13日,本月内跌幅已超1%的中长期纯债基金数量已达到16只。


  反观短期纯债基金,虽然月内也有不少产品出现回撤,但截至11月13日,跌幅最大的为-0.51%;前述中长债基金中跌幅最大的已超6.85%。


  可见,在纯债基金中,主投短债和中长期债券的基金在近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中长期债券基金回撤较大。


  其实,债券基金虽然稳健,但投资于此的资金却不见得要打持久战。“所谓久期的调整,就是要在策略上对不同类型的债券进行取舍,甚至要对相关基金进行赎回。”11月14日,有投资界人士在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这样表示。


  资金流向或已发生改变


  上述投资界人士还表示,资金流向的变化是导致本轮债基受到影响的直接原因。在他看来,收紧货币供给,会倒逼资金收益上涨,但利率如果高过债券收益率也会刺激资金从固定收益市场流向资金市场。


  从近期公布的10月社融数据来看,东吴证券统计,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80%,呈现“企业强、居民弱”和“中长期强、短期弱”的特征,结构改善的主要动力来自企业部门。


  前述人士称,债券属于固定收益类证券,特别是中长期品种,收益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投资中长期债券的基金净值降低说明对未来国内通胀和货币政策的预期信心不足。


  从11月14日的债市情况来看,仍旧延续了此前中长期券走弱、短券走强的态势,国债期货大幅收跌,反而是一众地产债逆势大涨。


  该人士还称:“因为防疫优化、地产放松,说明风险资产的上涨通道又被打开了,叠加高通胀预期,固收产品的吸引力在降低。”在过去的三季度中,债券基金虽然总体呈现净申购状态,但单只基金季内出现大额赎回的并不在少数,短期债券受到通胀因素的影响较小。


  亦有公募机构公开表示,股债表现更可能交替向前,在股市情绪回落时,债券或许有波段交易机会,投资上可考虑适时降低组合久期。年末,短期限债券受资金面影响收益率冲高,存在较好配置机会。


责任编辑:刘利香

中长期纯债基

跌幅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